检测到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某些功能无法正常使用,建议升级您的浏览器,或使用推荐浏览器 Google Chrome EdgeFirefox X

/

在线委托

上海图书馆(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是首批国家一级查新咨询机构、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WIPO-TISC)、全国知识产权评议服务示范机构、全国专利文献服务网点。在科技查新、知识产权服务、科...

我要委托

2023竞争情报上海论坛报名开启

新闻公告

科技前沿与新兴产业

国外人工智能语料公司调研2024-3-29

“没有好的数据,人工智能没有未来”,已成为业界共识,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AI数据将发挥更加巨大的价值。据《2020年中国AI基础数据服务行业发展报告》调查显示,2019年中国AI基础数据服务行业市场规模达30.9亿元,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突破100亿元,年化增长率为21.8%[1]。本文收集了国外知名的AI数据服务公司,分析了这些企业的基本情况、运营模式和知识产权情况。1澳鹏Appen1.1企业介绍澳鹏(Appen)成立于1996年,是一家总部位于悉尼的公司,为人工智能及机器学习提供数据服务。经过20年的持续成长和发展,澳鹏(Appen)在数据语音、文字、图像、视频等领域的数据采集、数据标准化、数据标注、数据翻译和转注等服务达到了全球领先地位,其业务覆盖130多个国家地区、支持180多种语言的各类AI数据层服务,为全球高科技、汽车、消费电子、电子商务、金融服务、医疗健康及科研机构等高效行业提供高质量、安全的数据服务。据2022年公开数据显示,澳鹏中国在专注于人工智能数据服务商中营收排名第一[2]。1.2运营模式澳鹏提供端到端的人工智能辅助数据标注平台,它集成了各种丰富的、高效的标注工具,可实现各类海量的标注场景。项目交付方面,提供多种复杂类型项目的采标一体化管理、资源管理,提供全球多语言外包、众包100万的资源池。2021年5月19日,澳鹏宣布了一个新的组织结构,包括四个面向客户的业务部门——全球、企业、中国和政府。这些变化反映了Appen从领先的人工智能(AI)数据标注服务提供商,到广泛的AI数据标注产品和解决方案提供商的演变,以解锁新市场的增长。2019年10月14日,国际领先的人工智能数据服务提供商澳鹏(Appen)宣布投资200万美金建立的澳鹏(Appen)中国·首个数据服务交付中心暨澳鹏科技(无锡)有限公司正式开业,这标志着澳鹏(Appen)立足中国,布局中国AI数据服务产业进入崭新阶段。中国澳鹏团队的许多成员来自于全世界第一流的IT服务公司,由这样的全球化团队和技术来服务中国的AI企业,无疑可以帮助中国企业快速获得全球AI最佳实践,并为它们的业务出海极致赋能。澳鹏中国构建了一支来自于IBM等全球著名咨询公司的服务交付管理团队,拥有丰富的知识管理、SLA(服务水平)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等经验,同时兼有对不同行业的深耕经验,使得澳鹏长期为全球高科技、汽车、消费电子、电子商务、金融服务、医疗健康及科研机构等行业提供高质量、高效的、安全的数据服务[3]。澳鹏中国总部位于中国AI之都上海,在无锡、大连、重庆均设有大型交付中心。目前,澳鹏拥有超过1600名全职员工、1000+BPO(商务流程外包)资源、数万名高质量的本土众包人员并持续扩张中。强大的交付团队能应对来自中国AI和互联网公司灵活多变的数据服务需求。1.3知识产权澳鹏中国是知识产权独立自主的中国公司。澳鹏中国非常重视技术研发,在仅有5、6个人的时候就已组建了自研团队,目前中国团队开发的企业级AI数据标注平台叫做MatrixGo,该平台在中国注册,拥有独立知识产权,与海外完全隔离。目前,每年约有2000个项目运行在MatrixGo上,平台技术在2D、3D图像标注领域是中国最领先的,极大增强了中国企业AI项目的规模化扩展能力。2ScaleAI2.1企业介绍ScaleAI是一家AI数据平台,通过帮助机器学习团队生成高质量的地面数据来加速AI应用程序的开发。其先进的LiDAR,图像,视频和NLP注释API允许OpenAI,Lyft,Pinterest和Airbnb等公司的机器学习团队专注于构建差异化模型和标签数据[4]。ScaleAI2019年跻身独角兽行列,当前估值73亿美金,ARR接近3亿美金。ScaleAI核心业务为数据标注,从自动驾驶场景起家,后切入政府、电商、机器人、大模型等场景,分别对应着过去AI行业几次大机会的出现。目前,ScaleAI正非常激进地切入MLOps和LLM领域,提供各类工具、平台和服务。包括电商场景的图片生成工具ScaleCatalog,大语言模型开发者工具平台ScaleSpellbook,以及合成数据产品ScaleSynthetic等等。2.2运营模式数据标注(DataLabeling)为ScaleAI的核心业务。数据标注位于模型开发的上游阶段,该过程需要先识别原始数据,然后为该数据添加一个或多个标签。数据类型包括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后者包括图像、视频、3D(LiDAR、雷达等)、文本和音频等。数据标注的核心是质量和效率,对于数据标注的客户公司而言,数据标注并非公司核心业务,外包意愿强。客户标注数据主要通过内部自建团队、众包平台、与第三方数据标注创业公司合作。该赛道玩家除了ScaleAI之外,还有Dataloop、SuperAnnotate、Labelbox、Snorkel、V7、Appen等。传统数据标注的背后往往需要大量的标注员对数据进行人工标注,而Scale.AI正试图使用自动化系统完成大部分标记和识别工作并且推出“ScaleRapid”快速数据标注服务,其自动化质量标注工具效率可提升10倍。Scale的标注工人主要从委内瑞拉、肯尼亚、菲律宾等工资水平相对较低的国家招聘,客户主要为美国enterprise企业,商业模式就像全球化套利,毛利较高。ScaleAI的商业模式主要是作为一个数据标签和注释平台,为开发人工智能(AI)和机器学习模型的公司提供服务。他们通过他们的劳动力和尖端技术提供高质量的训练数据,标签和注释各种类型的数据,包括图像,文本和音频。定价方面,Scale官网针对每款产品给出了标准化定价,定价模式为Consumption-base的模式。如Scalelmage起价为每张图片2美分,每条标注6美分;ScaleVideo起价为每帧视频13美分,每条标注3美分;ScaleText起价为每项任务5美分,每条标注3美分;ScaleDocumentAl起价为每项任务2美分,每条标注7美分。除此之外,还有针对enterprise的收费方式,即根据具体的企业级项目的数据量及服务进行收费。Scale的竞争对手包括:公司内部自建的数据标注团队;谷歌、微软和亚马逊等科技大厂的数据标注服务;数据标注创业公司。2.3知识产权2023年9月12日,美国白宫发布声明称,当日,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等政府高官在白宫召集AI行业高管,宣布Adobe、Cohere、IBM、英伟达、Palantir、Salesforce、ScaleAI和Stability八家公司已承诺采取自愿监管措施管理AI技术开发风险[5],包括在推出前展开安全测试、构建将安全放在首位的系统、为AI生成内容添加数字水印等。拜登-哈里斯政府自上任以来,将监管人工智能带来的风险、保护美国人权利与安全作为本届政府的一项重要使命,上述八家公司第二批作出自愿监管承诺的企业,第一批是在2023年7月,OpenAI、微软、Google、Meta、谷歌、亚马逊、Anthropic、Inflection等七家公司作出自愿监管承诺。3CloudFactory3.1企业介绍CloudFactory是一家总部位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公司,成立于2010年。该公司提供数据标注、数据清洗和数据处理等服务,旨在帮助企业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解决数据相关的挑战[6]。3.2运营模式CloudFactory的运营模式通过客户定制化服务、众包工作方式、质量控制与监督、技术支持与平台提供以及社会使命等方面的组合,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灵活性强的数据处理解决方案。CloudFactory与客户合作,根据其需求定制数据处理方案。这包括确定需要处理的数据类型、标注任务的复杂性、标注质量要求等。客户可以根据自身项目的特点和要求选择适合的服务方案。CloudFactory的运营模式基于众包(Crowdsourcing)的工作方式。公司利用在线平台,将数据处理任务分配给全球的工作者,这些工作者通过互联网参与任务,完成标注、清洗和处理等工作。通过众包模式,CloudFactory能够快速扩展人力资源,并灵活应对不同规模和复杂度的项目需求。CloudFactory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和灵活的在线平台,帮助客户管理项目、上传数据、监控进度和获取结果。平台提供了各种工具和功能,包括项目管理、数据审核、实时通信等,使客户能够方便地与工作团队进行交流和合作。3.3知识产权CloudFactory拥有开发和维护其技术平台所需的知识产权。这包括软件代码、数据库结构、用户界面设计等。这些知识产权通常受到版权法的保护。在客户项目中,由CloudFactory处理的数据属于客户的知识产权。在合同中,通常会规定数据的所有权和使用方式。CloudFactory会与客户签订保密协议,以确保客户数据的保密性和安全性。CloudFactory在业务运营中获得关于客户、合作伙伴或自身业务的保密信息。公司会采取措施保护这些信息,如签署保密协议、实施访问控制和加密技术等。参考文献[1].2020年中国AI基础数据服务行业发展报告[EB/OL].[2020-04-02].http://www.360doc.com/content/20/0402/17/2209670_903426422.shtml[2].数据服务门槛再提升,澳鹏Appen(中国)凭何再度领军[EB/OL].[2022-12-22].https://k.sina.cn/article_1747383115_6826f34b020017knq.html[3].澳鹏中国第三年,缘何成为AI训练数据服务行业领头羊?[EB/OL].[2022-11-11].https://k.sina.com.cn/article_1891330474_70bb69aa00100xlxj.html[4].ScaleAI[EB/OL].[2024-03-29].https://www.qcc.com/product/f9bd3d94-b1fa-40dd-b9ab-db3aceeb1e48.html[5].美国白宫:英伟达等八家公司自愿承诺管理AI风险,包括展开安全测试、添加数字水印等[EB/OL].[2023-09-12].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10086420.html[6].CloudFactory[EB/OL].[2024-03-29].https://www.qcc.com/product/03ec325a-e860-4b33-b042-7764008b0948.html

STM协会发布研究和出版领域的重要发展趋势2023-9-25

2023年4月,国际科学技术和医学出版商协会(InternationalAssociationofScientific,TechnicalandMedicalPublishers,STM协会)发布了最新一期的《国际科技出版趋势2027》(STMTrends2027)。每年STM协会都会发布国际科技出版趋势报告,通过绘制主题图像来捕捉研究和出版领域的重要发展趋势,而今年的趋势报告是经过两年封锁之后的首次线下召集专家来讨论,来自STEC委员会和未来实验室和来自创新、科技、策略、业务发展、平台及资讯科技领域的专家形成专家讨论小组,利用德尔菲法,对未来三到五年内可能影响STM出版行业的技术驱动趋势,即推进可信研究的关键机会和快速创新可能带来的威胁,进行技术预测,并用信息图将预测内容进行展示。今年《国际科技出版趋势2027》的主题是“升级”,基于美国的游戏“ChutesandLadders”或世界各地的“SnakesandLadders”的概念。《国际科技出版趋势2027》不仅是信息图,更是可以实际动手玩的游戏,玩家可以通过掷骰子在棋盘上向上移动,如果玩家遇到梯子,他们就会得到提升;如果他们遇到蛇,他们就从板上滑下来。在STM版本的游戏中,梯子被标记为出版业的机会,蛇被标记为威胁。基于这款游戏的理念专注于出版商面临挑战和潜在回报的6个关键领域,即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数字身份(DigitalIdentity)、社会责任(SocialResponsibility)、开放研究(OpenResearch)、协作(Collaboration)和研究诚信(ResearchandIntegrity)这些领域在未来3至5年对学术交流具有极大的影响,每个关键领域都存在自己的优势与挑战、机会与威胁。围绕着促进学术交流的6个核心项目,游戏中的活动可以为玩家提供获得奖励或惩罚的机会,以推动可信的研究。来源:https://www.stm-assoc.org/trends2027/.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提供了从海量数据或文本语料库中开发假设或识别模式的重大机会。它甚至可以提供工具来加速研究进程,或支持将想法转化为文本。然而,这些人工智能工具也带来了挑战,即如何从自动生成的文本中检测作者的原创性。数字身份与数字身份相关的趋势,检查访问内容或服务对象的真实性、确认作者的身份,以及验证学术活动者的有效性都非常重要。出版商都不会愿意出版一篇不存在或未参与项目的作者写的文章。在这种情况下,数据隐私和读者匿名性同样重要。组织机构可能会遭受黑客攻击,用户可能会受到数字监视。社会责任社会责任正渐渐地融入到创造和传播的过程中,支持着重视所有科学过程相关人员和影响人员福祉的生态系统。这包括来自少数族裔群体的参与、包容性以及对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中概述的全球问题的认识。它影响到出版商如何开展工作,如编辑委员会的多样性和对新职业工作者的支持。开放研究开放研究和开放科学对于科学产出的可复制性和可重复性至关重要。分享性、多样性以及可持续性都是重要的元素。基于FAIR原则,理想情况下,产出将更容易进行验证、重复使用,建立信任。然而,在这种环境下,版本记录的混淆可能会导致不同版本的混淆,“爆款文章”的各种关联元素可能会变得难以管理。协作在许多情况下,协作至关重要,因为科学交流过程涉及众多利益相关者,该过程需要反映如何支持每个利益相关者在众多利益相关者中寻求实现这些目标。没有一系列合作伙伴的情况下,基础设施的建设很难进行或成功实施。我们社区中有许多努力和组织支持协作,如NISO、Crossref、SNSI和文章共享框架。研究诚信这些趋势中的每个关键领域都协同工作,以支持研究的完整性——这是推动科学可信度的因素。各利益相关方都希望避免虚假论文、论文工厂和操纵产出的陷阱。出版商力争做到透明化撤稿和同行评审。通过COPE等组织参与推进伦理学工作也可以支持推进研究诚信。通过这种方式,我们都可以成为诚信研究的监护人。出版过程一直依赖于技术,随着技术快速发展,其对技术意识的需求也在增长。对于出版商来说,管理技术风险、变化和良好的编辑判断力同样重要。因此,STM协会每年发布的趋势成为有用的工具,让出版商掌握技术变化的方向和潜在影响。今年蛇梯游戏的理念,在不同时期被解释和用作教导善行与坏事的影响的工具,这也适用于当代技术的理解。今天,学术交流的工具和方法如人工智能、预印本存储库和开放获取出版,可以来加速知识传播和加速发现。同样,这些工具也可以用于不那么高尚的目的,比如骗取作者的版面费、伪造成果。因此,技术和技术解决方案只是实现结果的一方面,必须注意这些技术所应用的目的;另一方面,如果同样的技术被用来实现值得称赞的目标,其结果可能是有价值的,甚至是变革性的。理想情况下,每个人都将专注于研究诚信的共同目标。参考文献:[1].STM.TheSTMTrends2027[EB/OL].[2023-04-28].https://www.stm-assoc.org/trends2027/.[2].TODDACARPENTER.ASeriousGameforScholarlyPublishers:TheSTMTrends2027HelpsPublishersLevelUp[EB/OL].[2023-04-28].https://scholarlykitchen.sspnet.org/2023/04/28/the-stm-association-released-its/.[3]HamishJohnston.SnakesandLaddersinspiredbythefutureofpublishing,‘plasmonictongue’hasatasteformaplesyrup[EB/OL].[2023-06-16].https://physicsworld.com/a/snakes-and-ladders-inspired-by-the-future-of-publishing-plasmonic-tongue-has-a-taste-for-maple-syrup/.

美国信息技术与创新基金会发文评判中国机器人产业创新力2024-3-26

2024年3月11日,美国信息技术与创新基金会(ITIF)发布《中国机器人产业创新力如何?》报告。报告指出,随着人工智能(AI)、微机电系统(MEMS)和视觉识别等硬件和软件的进步,机器人变得越来越强大和多功能。因此,它们很可能成为未来几十年最重要的技术之一。机器人已广泛应用于各种应用和行业,包括制造、物流、酒店、医疗保健、建筑和许多其他领域,并为扭转当前全球生产力放缓的局面带来巨大希望。展望未来,机器人将越来越多地用于涉及成型、制造或移动实物的大多数领域。此外,人形机器人可能会被用来帮助人类完成各种任务。报告认为,虽然美国发明了机器人技术,但现在却失去领先地位,领先的机器人生产商位于德国、日本和瑞士,中国正在积极追赶。无论是生产量还是使用量,中国均领先世界。2022年中国机器人安装量占全球机器人安装量的52%,中国已经是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2022年中国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达到每万名工人392台,排名世界第五位(图1),高于美国制造业机器人密度(每万名工人392台,排名世界第十位)。就机器人实际采用率占各国预期采用率的比例看,中国领先于世界,其机器人采用率是预期的12.5倍(见图2)。中国汽车工业目前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这也有利于机器人的采用,因为汽车工业是工业机器人的主要购买者。考虑到美国的制造业工资水平,美国的机器人采用率仅为预期的70%。图12022年制造业机器人密度排名前20国家/地区图22022年实际机器人采用率占预期机器人采用率的比例排名前20国家/地区但是中国机器人企业是否创新并达到与世界领先企业相同的质量水平呢?报告从三个角度来评估中国在机器人技术方面的创新。首先,从欧盟RD2000名单中的机器人公司中随机挑选4家中国机器人公司(科沃斯、石头科技、埃斯顿自动化和新松)进行深入的案例研究评估。其次,对中国机器人行业的全球专家进行采访并举行焦点小组圆桌会议。第三,评估机器人创新的全球数据,包括科学文章和专利。报告得出的结论是:1、中国有很多国产机器人公司,但核心零部件严重依赖外国进口。自2017年以来,中国已有超过3400家机器人初创企业——不仅有工业机器人,还有自主移动机器人(AMR)。这些初创企业中有许多来自中国东莞以南的松山湖工业开发区,那里有数百家机器人公司,既有新创办的企业,也有已成立的企业。东莞的企业开发新技术产品的速度比硅谷或欧洲快5到10倍,而成本只有硅谷或欧洲的五分之一或四分之一。尽管国内产量不断增长,中国仍然是工业机器人的最大进口国,这表明它仍然严重依赖外国技术。2019年,中国71%的新增机器人来自海外,包括日本、韩国、欧洲和美国。核心零部件由日本等企业主导。例如,中国企业仅占据谐波齿轮减速器市场的25%。事实上,中国的许多零部件依赖进口,进口零部件的成本仍然很高。2022年,中国机器人出口额仅占其进口额的36%。另一项研究着眼于工业机器人齿轮减速器、控制器和伺服系统的三个关键上游系统。这三项关键投入几乎占工业机器人生产成本的70%。2020年,这些产品主要由外国公司制造,特别是日本、德国和瑞士。研究表明,大多数中国工业机器人公司都是系统集成商,从事附加值较低的工作。此外,在软件、集成系统开发和机器人即服务这两个方面,中国企业也比西方公司弱。2、4家中国机器人公司案例研究结果分析。在全球扫地机器人和吸尘器领域,美国企业iRobot均占据主导地位,科沃斯(扫地机器人)和石头科技(吸尘器)的全球市场份额占有率均不及iRobot,这表明中国产品在创新和质量方面落后于全球领先者;但科沃斯和石头科技均有产品荣获多项国际创新奖项,特别是石头科技的核心技术人员均为曾就职于微软、华为、英特尔、ARM、诺基亚等科技公司的具有研发经验的专家,且公司的市场份额占有率在逐年上升,具有追赶的实力;在工业机器人领域,埃斯顿自动化不论是企业营收、毛利率还是专利申请/授权均不及全球领先的机器人制造商——发那科,而新松则有夸大其研发人员数量的嫌疑。3、受访专家普遍认为,中国绝大多数机器人企业是市场的追随者和复制者,缺乏创新能力,但也有少量企业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如大疆创新是世界领先的无人机制造商,极智嘉和海柔创新是物料搬运领域的创新者;有专家认为,中国机器人产品质量普遍无法与西方最好的公司相媲美,但胜在价格便宜;还有专家表示,中国一定能够缩小差距,只是需要多长时间的问题。4、中国在机器人专利方面世界领先但专利质量较低,创新产品相对也落后。2005年至2019年中国机器人专利占全球专利总量的35%。相比之下,美国约占机器人专利总数的13%。其中,中国申请的机器人专利中有92%来自大学,而美国这一比例仅为8%;相比之下,中国只有4%的机器人专利是由公司申请的,而美国这一比例为82%。尽管中国申请的机器人专利几乎是美国的三倍,但许多专利的质量较低。在创新产品方面,中国也显得落后。《机器人报告》出版物向全球最具创新性的50款机器人产品颁发了年度创新奖。2022年,只有3人来自中国,而35人来自美国;2023年,只有1个来自中国。主要参考文献:1、ITIF.HowInnovativeIsChinaintheRoboticsIndustry?https://www2.itif.org/2024-chinese-robotics-innovation.pdf2、IFR.GlobalRoboticsRace:Korea,SingaporeandGermanyintheLead.https://ifr.org/ifr-press-releases/news/global-robotics-race-korea-singapore-and-germany-in-the-lead

俄罗斯发布《欧亚经济一体化》信息报告2023-9-5

欧亚经济联盟(EurasianEconomicUnion,EAEU)是苏联解体后欧亚地区最重要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2023年8月6日,在俄罗斯担任欧亚经济联盟轮值主席国的框架内,俄罗斯联邦政府与俄罗斯经济发展部、俄罗斯联邦政府下属分析中心、俄罗斯对外贸易研究院联合编写了《欧亚经济一体化》信息报告。该报告提供了欧亚一体化项目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信息,反映了欧亚经济联盟的主要贸易和社会经济指标,详细描述了联盟国家在海关监管问题、能源金融、交通物流、工业、技术监管等领域的一体化合作,并展望了2025年发展的战略目标。欧亚一体化项目发展历程1991年底,苏联解体之际,多个前苏联加盟共和国组成独立国家联合体,简称“独联体”;1994年,通过了《独联体国家关于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协定》,哈萨克斯坦时任总统纳扎尔巴耶夫提出建立欧亚联盟的倡议,同年6月,关于经济一体化的详细计划起草完成,并在正式文件中首次出现“欧亚联盟”(EurasianUnion)的提法;1995年,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三国签署关税同盟协议;1998年,俄罗斯和白俄罗斯联盟国家确立;1999年,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签署了《关税同盟和统一经济空间条约》,明确了各国建立关税同盟和统一经济空间的目标;2000年,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成立了欧亚经济共同体(EurasianEconomicCommunity),乌兹别克斯坦随后加入;2010年,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三国关税同盟正式运行;2011年,成立了独联体自由贸易区;2012年欧亚经济委员会作为关税同盟和统一经济空间的超国家监管机构开始运行;2014年,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签署《欧亚经济联盟条约》,标志欧亚经济联盟正式形成;2015年,亚美尼亚和吉尔吉斯斯坦加入欧亚经济联盟;2020年,乌兹别克斯坦和古巴获得欧亚经济联盟观察员国地位。欧亚经济联盟的管理机构自上而下包括:由国家元首组成的欧亚经济最高理事会;由各国政府首脑组成的政府间理事会;日常运营的执行机构欧亚经济委员会;由政府部长们组成的欧亚经济委员会理事会;由国际官员组成的欧亚经济委员会各部门。其中,常设机构欧亚经济委员会的职权范围包括数字化议程、国内市场的保护措施、对外贸易政策、互惠贸易服务和投资、政府采购、知识产权、自然垄断、劳动力迁移、货币政策、金融市场、交通和运输、能源政策、工业和农业、竞争政策、宏观经济政策、国际国内贸易数据、动植物卫生检疫、技术监管、海关监管、关税和非关税监管。欧亚经济联盟的主要贸易和社会经济指标俄罗斯政府在报告中指出,欧亚经济联盟成立多年来,其成员国的互惠贸易几乎翻了一番,贸易额已超过800亿美元。自2015年至2022年间,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之间的互惠贸易增长了87%,从445亿美元增至833亿美元。欧亚经济联盟对外贸易增长59%,进出口贸易总额接近923亿美元。欧亚经济联盟拥有覆盖1.94亿人口的市场以及丰富的天然气和石油储藏,是世界重要的粮食、矿产、木材等原材料产地。2022年欧亚经济联盟石油产量居世界第一,天然气产量和矿物肥料产量居世界第二,小麦、马铃薯和畜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三。自联盟成立以来,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7.3%(25984亿美元),农业生产增长了26%(1700亿美元),工业生产增长了16.9%(16392亿美元)。2022年,失业率创历史新低4%。该报告强调,欧亚经济联盟国家在植物油、粮食、猪肉、羊肉等方面已实现完全自给自足,计划到2023年底实现禽肉和鸡蛋的完全自给自足。一体化合作领域:成就与目标信息报告的主要内容反映了欧亚经济一体化在多个经贸领域取得的合作成就,同时针对2025年发展战略提出了具体的目标。(1)在海关/关税监管领域,联盟制定了统一的海关立法和关税。《欧亚经济联盟海关法典》的施行,进一步统一了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的海关管理,为企业进出口贸易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欧亚经济联盟商品商标、服务商标和商品原产地名称协定》有助于在联盟市场推出更多的“欧亚品牌”商品;货物可以在欧亚经济联盟内部市场流通,无需报关以及不受海关、交通、检疫等管制。联盟在海关监管领域的发展目标是实现数字化: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现文档电子化;在各海关机构与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和第三国授权国家机构之间实现信息互动;在海关监管工作中大规模使用电子导航封条;协调统一欧亚经济联盟的海关管理技术,包括应用风险管理系统等。(2)在技术监管领域,联盟通过了52项欧亚技术法规,这些法规覆盖了85%的欧亚经济联盟内流通产品:产品流通中使用统一标识的标签;评估合格证书在所有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自动获得承认;制定了国家监督遵守欧亚经济联盟技术条例要求的一般方法;对于已发放的产品合格证书以及欧盟成员国评定合格机构实行统一登记管理。联盟技术监管的目标是在技术评估程序中坚持实施数字化解决方案;针对违反技术条例问题实行统一立法;推进《数字技术规范》项目;逐步实现合格证书的电子化(取代纸质文件)。(3)在动植物卫生检疫领域,自欧亚经济联盟成立以来,畜牧产品的互惠贸易增长了58.7%,在2021年达到70亿美元。联盟建立了统一监管,发布了动植物卫生检疫的产品清单和货物要求,以及边境和海关实施动植物检疫措施的规定;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之间在动植物检疫领域实现了文件互认。联盟的发展目标是实现联盟成员国之间的国家信息系统整合,促进植物检疫和动物产品的可追溯性;在动植物卫生检疫领域实现文档电子化。(4)在药品和医疗器械市场中,联盟自2015年到2021年的药品互惠贸易增长了2.5倍,贸易总额达到8.3亿美元。联盟正在转向药品和医疗器械共同市场,统一的药品和医疗器械注册规则已获通过,有关《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和《药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GLP)的超国家标准开始实行;正在分阶段实现根据欧亚经济联盟规则进行药品注册;通过了“到2024年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增加具有战略意义的医药产品和药物供应措施”计划,并编制了相应产品的建议清单。联盟在医药领域的目标是实现与第三国在药品和医疗器械流通领域的文件互认;加强药品和医疗器械注册的数字化流程。(5)在统一服务市场领域,60%的服务业(贸易、广告、建筑工程、设备安装和维修、旅行社服务、维修、家政服务等)已经转向统一服务市场制度,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的互惠服务贸易总额从2015年到2021年增长了6%,达到88950亿美元。根据规定在一个国家获得的许可证和资格证书在其他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也可以得到承认;为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的服务业从业者提供最惠待遇。联盟的目标是制定统一规则来监管新型服务,包括数字领域的服务,并且扩大统一服务市场。(6)在共同的金融市场领域,联盟各国正在发展使用本国货币进行互惠贸易的支付和结算,并扩大本国支付系统的使用范围。本国货币在共同结算中所占份额从2015年的69.7%上升至2022年的81.5%。联盟已经实现了金融市场的统一监管;制定实施《到2025年建立欧亚经济联盟共同金融市场的构想》;正在进行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在银行、保险和证券市场服务部门的立法协调工作;形成共同的证券交易空间,促进市场参与者自由地进行证券和金融商品交易;成立了欧亚再保险公司,为出口信贷和投资进行再保险,以应对欧亚经济联盟国家与第三国的商业和政治风险。金融市场的目标是从2025年起启动欧亚经济联盟的共同金融市场;建立欧亚地区的评级机构;通过标准化许可证的实施机制,确保金融市场的许可证互认。(7)在能源领域,联盟完全可以为各国提供所有关键能源资源——天然气、石油、石油产品和电力,并在每年商定的平衡框架内进行免税交易。天然气的互惠贸易仍然是欧亚经济联盟能源贸易的主要组成部分,从2015年的322亿立方米增加到2021年的341亿立方米(按实物计算);石油贸易增长稳健,从2015年到2021年增长了7%;石油产品的互惠贸易增长最为显著,从2015年到2021年增长了17.1%;电力贸易增长速度紧随其后,七年之间增长了9.8%。联盟的目标是在2025年启动天然气、石油和石油产品以及电力资源的共同市场。(8)在交通和物流领域,自欧亚经济联盟成立以来,货运周转量增长了12.4%,达到6.3万亿吨公里。在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之间进行公路运输无需许可证;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之间的铁路运输适用联盟内部运输价格;启动了“欧亚农业快线”联合项目(EurasianAgroexpress),以确保农产品的铁路运输和多式联运畅通无阻。该项目已扩展到更广阔的国际市场,仅2022年欧亚农业快线就向中国运送了18360个集装箱的农业货物。联盟在交通和物流领域的目标是实现货运单据电子化转型;制定航空运输服务的共同市场协定;制定和实施“欧亚运输走廊发展综合计划”。(9)在竞争政策和政府采购领域,欧亚经济联盟的政府采购市场规模在2022年已经达到2100亿美元,国家级(城市级)采购的共同市场已经成熟,按照规定对于本国供应商和原产地货物实行国民待遇;联盟还有权监督跨境市场遵守一般竞争规则的情况。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公共采购的目标是实现数字化转型,将采购程序转换为电子格式,促进国家电子系统在公共采购领域的互动;实现联盟成员国金融组织为参与公共采购而出具的银行担保互认。(10)在工业领域,欧亚经济联盟的工业化地图包括25个行业领域的158个实施项目,总金额达到2720亿美元。联盟实施协调一致的产业政策;欧亚工业产品注册机制已经建立,其信息用于确保本地化产品国家采购中各国准入的平等条件;在不损害欧亚生产商权利的基础上,确定了发放工业补贴的统一规则;绘制了欧亚经济联盟工业化地图,其中包括联盟各国正在实施的工业项目信息。联盟的工业目标是启动金融一体化合作项目(来自欧亚经济联盟预算)的超国家机制;促进欧盟成员国联合制造产品在第三国市场的推广;发展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的科技合作,在实施合作项目中共享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的先进研发成果。(11)在农业领域,已经开始实施统一的农业政策,在联盟成员国实开展统一育种工作,形成仓单流通系统;每年确定互市贸易指示性余额(粮食作物、葵花籽和葵花籽油、糖),并发布关键产品的出口管制协调措施。农业的发展目标是形成欧亚经济联盟的粮食安全机制,协调建立欧亚粮食基金会。(12)自欧亚经济联盟成立以来,共同的劳动力市场已经开始逐步形成,一体化进程成果显著。联盟成员国公民无需工作许可就可以平等就业,并且在就业国享有养老金、医疗和社会保险等福利。对于劳动力市场的目标,联盟成员国将对最紧缺工作岗位形成趋于一致的职业要求;加快实现联盟成员国的学位学历互认。值得一提的是,俄罗斯联邦是联盟最大的经济体,也是主要的劳动力输入国。根据信息报告中的数据,2022年,约有170万人从其他四个欧亚经济联盟国家前往俄罗斯工作,与2021年的劳动力迁移人数持平,其中一半以上的工人来自吉尔吉斯斯坦(100万人)。但在流向俄罗斯的劳动力迁移中,还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另外,大量俄罗斯公民在俄乌冲突以后离开俄罗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欧亚经济联盟的移民流向。根据亚美尼亚政府估计,2022年约有10万俄罗斯人移居该国,而从亚美尼亚移居俄罗斯的劳动力为30万人,也有相当数量的俄罗斯劳动力流向哈萨克斯坦。(13)在数字化议程领域,联盟的信息通信技术总规模从2015年发展到2021年增长了30%。在欧亚经济联盟信息一体化系统框架内,已经完成了发展信息交流体系的法律基础和基础设施建设;联盟认证中心也投入运行,以确保具有法律意义的文件流通;欧亚开发银行成立的数字倡议基金会开发了“无新冠病毒旅行”和“在欧亚经济联盟工作”等移动应用程序;还有四个项目作为数字化议程的一部分正在实施,包括“无国界工作”统一搜索系统、数字化运输走廊的生态系统、工业合作、分包和技术转让的欧亚一体化网络以及数字化技术监管;一年一度举行的数字化论坛“数字阿拉木图”(DigitalAlmaty)。联盟在信息通信技术领域的目标是在数字平台框架内实现国家和联盟信息系统一体化;签署关于数据流通的国际条约,以确立保护个人数据的联盟标准;建立跨国互信空间,以确保具有重要法律意义的G2G(政府到政府)和B2G(商家到政府)电子文件流通。(14)对于内部市场存在的阻碍,联盟建立了对于互惠贸易产生不利影响的监测(限制)漏洞系统;欧亚经济委员会有权查明违反联盟法律的行为(障碍)并通知成员国必须消除这些障碍。迄今为止,欧亚经济联盟内部市场中所有先前确定壁垒的85%均已消除。联盟的目标是利用门户网站建立在线监测系统,监测欧亚经济联盟国家经济实体在内部市场运作中面临的问题;逐步取消(考虑到既定的过渡期)联盟内部市场的限制。国际合作欧亚经济联盟的国际合作形式主要分布在四个维度。(1)合作备忘录:主要是与孟加拉国、希腊、印度尼西亚、柬埔寨、蒙古、阿联酋、秘鲁、新加坡、智利、上合组织、安第斯共同体、东盟、非盟、南方共同市场、独联体的行业研讨会、商业论坛等合作;(2)国际条约:与越南、塞尔维亚的自由贸易区合作,与中国、伊朗签署的贸易协定;(3)欧亚经济联盟观察员国:与古巴、摩尔多瓦、乌兹别克斯坦的第三国倡议、第三国协商等;(4)欧亚经济联盟的正式成员国:亚美尼亚、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俄罗斯五国之间的行动纲领、合作条约等。欧亚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方向报告中进一步制定了推动欧亚一体化进程的2025年发展战略,包括11个发展方向、332项实施机制、523项实现既定目标的具体措施。其中11个发展战略方向主要是:(1)经济发展,为定向援助建立灵活机制;(2)科技合作,整合激励各方力量;(3)数字化,发展数字基础设施和生态系统;(4)消费者权利,确保贸易商品的质量和安全以充分保护消费者权益;(5)共同合作项目,通过高效的管理和融资系统,创建和发展高效率的出口导向型经济部门;(6)海关监管,完善关税监管;(7)欧亚经济联盟的制度体系,确保以最有效率的方式履行已达成的协议;(8)卫生、教育、旅游、体育,扩大这些领域的合作;(9)发展的障碍,完全取消或最大限度地减少限制;(10)商品市场,提高市场的运行效率;(11)把欧亚经济联盟发展成为现代世界的一个重要中心。参考文献[1]Евразийскаяэкономическаяинтеграция[R/OL].(2023-08-06)[2023-09-05].http://static.government.ru/media/files/4IPAqA7wIPXuhR6TLBdqEBjZoqkMOSK6.pdf.[2]Подготовленинформационныйдоклад«Евразийскаяэкономическаяинтеграция»[EB/OL].(2023-08-06)[2023-09-05].http://government.ru/news/49224/.[3]ОфициальнаяинформацияЕАЭС[EB/OL].(2023-09-01)[2023-09-05].http://www.eaeunion.org/#info.[4]ТрудоваямиграциявЕАЭСобрелавстречныйхарактер[EB/OL].(2023-08-08)[2023-09-05].https://www.kommersant.ru/doc/6148053.

医疗健康科技企业Viz.ai 获评《快公司》全球 50 家最具创新力企业2024-3-31

2024年3月19日,Viz.AI在其官方网站上宣布入选FastCompany2024年度全球50家最具创新力的企业名单。FastCompany长期以来一直关注于有可能改变世界的技术和想法,因此入选最具创新力名单的企业通常被认为贡献了改变行业或产业的新想法或方法。2024年度同时入选的企业还包括新兴的人工智能公司CredoAI,它创造一种全新的网络搜索方式(Perplexity);生物医药公司VertexPharmaceuticals,它将首个CRISPR-Cas9基因编辑疗法推向市场;航天制造公司KinetX,它对航天器实施导航,帮助执行44亿英里的飞行任务登陆小行星并返回;而Climeworks则直接使用空气捕获来清除大气中的碳。Viz.ai是一家成立于2016年的医疗健康领域科技型公司,总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是人工智能驱动的疾病检测和智能护理协调领域的领导者。公司2022年曾获得以色列独角兽公司称号。它的创新在于提供了一种人工智能驱动的医疗护理协调方案,通过利用先进的算法来分析医学成像数据,提供实时洞察和自动评估,从而加快诊断和治疗的速度,在关键时刻为医生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数据,重塑了行业诊断和治疗的过程。从Viz.ai在美国FDA注册以及在官方网站上发布的产品分析,该公司的目前注册和上市的产品主要针对神经血管和血管类疾病,用于脑卒中、脑出血、硬膜下出血、疑似肺栓塞(PE)、疑似动脉瘤、疑似腹主动脉瘤(AAA)和主动脉夹层(A型和B型)疾病的快速检测和护理协调,其在FDA注册具体产品如下图1所示。图1:Viz.ai美国注册主要产品(数据来源:FDA,采集时间2024年3月29日,上海图书馆(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收集整理)注册产品的生产制造主要由位于以色列的分支机构完成,而产品研发和产品持有人在美国。Viz.ai产品特点在于①产品利用先进的、经FDA批准的算法来分析医学成像数据,包括CT扫描、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提供实时洞察和自动化评估;②借助移动通信并采用APP软件形式,在手机上提供及时、随时随地的快速警报和检测结果通知,并能在App上可视化各种高清诊断图像;③将算法能力、快速通信能力、治疗信息汇集能力,整合为新的疾病治疗和协调流程,提示治疗团队开展护理、规划治疗。Viz.ai首席执行官兼联合创始人、医学博士ChrisMansi表示,公司产品Viz.aiOne每分钟为5名患者提供服务,超过90%的AI驱动警报可以在5分钟内查看,已经成为工作流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产品在美国有超过1500家医院使用,覆盖了50家最大的医疗保健系统中的大多数。该公司的用户群在2023年增长了近30%,达到45000家医疗保健提供者,它还与全球排名前30家生命科学公司中的7家开展合作。同时,Viz.ai也在不断研发新产品,近年来在心脏病治疗领域也取得了不错的进展,2023年8月15日Viz.ai宣布,一种检测肥厚型心肌病(HCM)的人工智能算法产品--VizHCM模块获得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的denovo批准。FDA为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心血管疾病通知软件创建了新的监管类别。VizHCM模块可自动查看来自整个医疗系统的常规心电图(ECG),以识别疑似HCM病例,并在Viz移动应用程序上通知相应的心脏病专家和护理团队。临床医生可以轻松查看患者的心电图,通过超声心动图协调随访以进行诊断,并使用VizEchoViewer查看图像和超声心动图报告。HCM模块是获得FDA批准的12种AI算法之一,该算法已被证明可以为美国和欧洲1400多家医院的患者增加治疗机会并改善患者预后。2024年3月26日,Viz.ai宣布与美敦力达成战略合作,以改善神经病学和心脏病学团队之间关于隐源性卒中患者护理的协调。对于卒中后有心房颤动(“AF”)风险并可能需要额外心脏监测的卒中患者,美国的卒中护理团队将有机会使用VizConnect™,它是一种可自动进行跨学科(包括神经病学和心脏病学)沟通的软件工具。主要参考文献:[1]https://www.viz.ai/20240329[2]https://www.fastcompany.com/most-innovative-companies/list20240329[3]https://www.timesofisrael.com/israeli-startup-viz-ai-nabs-100m-for-ai-tech-that-detects-brain-conditions-in-scans/20240329[4]https://www.accessdata.fda.gov/scripts/cdrh/cfdocs/cfrl/rl.cfm20240329

OECD发布《2023年数字教育展望》,旨在建立有效的数字教育生态系统2024-3-31

经合组织(OECD)已于2021年发布了第一期《数字教育展望》报告,探讨了人工智能、学习分析、机器人技术等数字和智能技术会如何改变教育这一问题。2023年末,OECD在综合近两年蓬勃发展的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动态的基础上,对各国如何构建可能的数字生态系统进行了专题比较分析。后疫情时代让各国都在为数字化教育做好准备。在一定程度上,许多国家已普及了教育系统管理工具的数字化,但还有部分国家仍待建立连贯的数字教育生态系统。《2023年数字教育展望》对经合组织国家的数字生态系统和治理进行了比较,并强调了实现不同政策目标的机遇和挑战。报告的第一部分介绍了各国普适的数字教育生态系统的构成部分,第二部分则关于这一系统的治理范式。第三部分,报告介绍了经合组织秘书处和国际教学工会联合会教育国际撰写的关于人工智能在教育中应用的立场文件,旨在促进公共教育当局与教师职业及其代表之间的对话,以在数字化转型方面进行合作。一、数字教育生态系统报告将数字教育生态系统分为三个部分:用于系统和机构管理的数字工具,用于教与学的数字生态系统,以及使这些工具充满活力和意义的人的数字化能力。1、用于系统和机构管理的数字工具用于系统和机构管理的数字工具的基础在于建立纵向的学生信息系统,通过建立中央学生登记册,为学生提供唯一的纵向标识符。学生信息系统使整个教育系统能够从国家层面收集的信息中受益,尤其是在这些信息能够让相关方的可获得时。基于报告的调研结果,截至2023年,大多数经合组织国家已经建立了学生信息系统,尽管它们仍然主要将其用于统计目的,而不是用于实时的使用目的。学习管理系统允许学校管理和跟踪个别学生的信息,包括学生参加哪些课程,参与哪些教师的授课,在某些情况下还可以访问用于教学的数字内容。报告认为最理想的状态是这些数字化信息能够被推送和接收。2、用于教与学的数字生态系统用于教与学的数字生态系统是关于教师和学生可以访问的数字学习资源。OECD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其他国际组织一道,长期以来一直鼓励各国开发开放教育资源(OER)平台。开放式教育资源往往免费提供给所有讲特定语言的公民。MOOC(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平台也扩大了这一范围,选定国家的电视和广播教育以及社交网络频道也是如此。目前,各国支持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另一种方式是从教育出版商处获得数字学习和教学资源的许可,或者使学校能够从他们那里购买资源。3、数字化能力数字化能力涵盖了学生和教师这两方面,高数字化水平的结构下,教师和学生可以自如使用他们所掌握的数字工具和资源。报告也指出,提供教师和学生无法有效使用的资源是没有意义的。各国正在以不同的方式激励教师发展其教学数字能力:一些国家制定了职前教师教育计划,以激励教师达到一定的数字能力标准;;另一些国家则要求定期对在职教师进行培训,并提供教师专业学习资源。许多国家将“数字能力”作为其教育公共事业的目标,并希望教师的职前和在职专业学习能够为数字化进程做出调整。4、数字化基础设施除此之外,报告还指出数字化基础设施仍然是拥抱数字教育机遇的先决条件,但并不是强大的数字教育生态系统的最重要或必要的因素。仅仅提供数字设备和网络连接不会导致教育的数字化改进。二、数字教育使用与治理报告的第二部分概述了教育中数字技术和数据的使用与治理规范。1、数字教育的使用平等疫情期间,数字教育基础设施方面的不平等有所显现,全球范围内在获取和接触数字学习资源和工具方面都存在重大差异。这主要是由于国家层面的责任下放,使得下级政府能够决定是否鼓励或支持学校、教师和学习者使用数字工具和资源。一些国家已经制定了计划以激励全国范围内的数字化教育投资,但也有部分国家受限于资源与能力,无法普及数字化教育。报告认为,未来,让更广泛的群体从数字教育中受益、平等地获取和使用数字化教育资源,仍将是政府面临的主要挑战。2、数据和技术治理另一个挑战涉及管理数字技术和数据,如何在保证公众信任的同时激励市场化的商业教育技术开发是一大难题。隐私和数据保护是数据治理的关键,所有经合组织国家都制定了关于访问和共享行政教育数据的数据保护和隐私法规。许多情况下,各国还制定了与系统级学生信息和其他行政系统相关的教育数据的具体立法或规则。虽然该法规通常会阻止商业供应商共享数据,但还没有国家制定法规或条文来规范公立学校内的商业数据收集;除了政府层面的决策指南,目前也没有教育领域关于算法或自动化决策的法规指导。截至2024年初,还没有国家报告任何中高风险的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的工具或资源。人工智能资源通常将嵌入自适应学习系统或最近出现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程序中,关于算法偏见亟待教育数字化领域的讨论。数据和技术治理的第二个方面在于技术互用性(也称互操作性)标准以及使用其中一些标准的授权或激励措施。由于各种原因,包括教育领域的“遗留”系统以及跨多个机构的责任分配,许多数字教育工具没有能力交换和互联数据。这意味着教育工作人员经常不得不多次重新输入数据,并且在系统层面收集的数据中有很大一部分处于休眠状态,而尚未用于教育流程和质量的改进。互用性的另一条路径是开发标准分类法来标记数字学习资源(即语义互用性)。部分国家已经开始尝试通过提供单点登录的服务来统一用户的数字生态系统,但大多数国家仍然没有在学校层面的系统级管理工具达成互用性目标。数据和技术治理的第三个方面在于采购规则和法规。截至2024年初,大部分国家倾向于为公共采购提供框架,并预先批准学校和教师在不自行采购的情况下可以采购的大部分数字教育工具和资源。部分权力下放的组织则倾向于将决定权留给学校或地方当局,但很少就采购资源的类型提供指导。数字工具和资源的采购目前也未将数据保护和安全以外的标准作为条件,这与卫生系统严谨的采购规范相反。三、教育领域人工智能使用指南根据前述分析,《数字教育展望》整合了OECD和国际教育组织的相关意见,制定了一套关于教育领域利用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方针指南。该指南旨在提供一份立场文件,以激励各国、组织或司法管辖区的数字化工作,并提出了关于这些问题的进一步讨论。参考文献:[1]OECD(2021),OECDDigitalEducationOutlook2021:PushingtheFrontierswithArtificialIntelligence,BlockchainandRobots,OECDPublishing,Paris,https://doi.org/10.1787/589b283f-en.[2]OECD(2023),OECDDigitalEducationOutlook2023:TowardsanEffectiveDigitalEducationEcosystem,OECDPublishing,Paris,https://doi.org/10.1787/c74f03de-en.

上海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发展现状2023-11-8

半导体材料已经历经了三代的发展,第一代半导体材料主要是指硅、锗元素等单质半导体材料,这一代半导体材料把人类带入了电子晶体管收音机时代;第二代半导体材料主要是指二元/三元化合物半导体材料,比如砷化镓(GaAs)、锑化铟(InSb)、砷化镓铝(GaAsAl)、砷化镓磷化物(GaAsP)等,以上III-V族半导体的发展开辟了光电和微波应用;相比第一代与第二代半导体材料,第三代半导体材料指的是一类具有较大禁带宽度(禁带宽度2.2eV)的半导体材料,主要包括碳化硅(SiC)、氮化镓(GaN)、氮化铝(AlN)、氧化锌(ZnO)等,其中,目前发展较为成熟的是碳化硅和氮化镓。具体来看,碳化硅是一种由硅和碳组成的化合物半导体材料,其在热、化学、机械方面都非常稳定。碳原子和硅原子不同的结合方式使得碳化硅拥有多种晶格结构,如4H、6H、3C等等。4H-碳化硅因为具有较高的载流子迁移率,能够提供较高的电流密度,常被用来做功率器件。氮化镓是一种极稳定的化合物,又是坚硬的高熔点材料,熔点约为1700℃,具有高电离度,在III-V族化合物中是最高的(0.5或0.43),其在大气压力下,晶体一般是六方纤锌矿结构。聚焦上海,上海集成电路产业的基础雄厚,起点较高,是国内集成电路产业综合水平高、产业链完整、产业生态环境好的地区之一。张江科学城是上海第三代半导体产业最主要的研发、测试集聚地。临港新片区则成为上海推动第三代半导体产线落地的桥头堡,引进了华大、新昇、格科、闻泰、中微、寒武纪、地平线等40余家行业标杆企业,初步形成了覆盖芯片设计、特色工艺制造、新型存储、第三代半导体、封装测试以及装备、材料等环节的集成电路全产业链生态体系。上海其他区域也吸引了部分第三代半导体项目发展。如普陀区闻泰科技将打造5G终端产业园;宝山中科钢研碳化硅项目总部目标建设拥有国内外多个生产基地、产品销售与服务中心的企业集团。其中,天岳先进公司于2013年完全实现4英寸SiC导电型衬底量产,于2021年上半年实现6英寸导电型衬底小批量销售,但是国内SiC衬底单晶质量依然与国外存在差距,有单晶性能一致性差、成品率低、成本高等问题,比如在良率与长晶速率方面,作为国内领先的半导体衬底企业,根据天岳先进招股书显示,其2020年平均长晶周期为7天,2021年上半年晶棒良率50%,衬底良率75%,与国外先进厂商Cree、II-VI等在良率上还存在一定差距。臻驱科技公司在第三代功率半导体领域,与日本罗姆半导体共建了联合实验室,完成了多款SiC模块的迭代开发,实现了从器件、电控到整车级别的仿真、测试和效率提升,预计SiC三代功率半导体将在未来2-4年实现大批量交付。忱芯科技公司的目标市场定位于SiC产业链中游,主要包括高性能、定制化的SiC功率半导体模块产品,SiC核心功率部件系统级解决方案,以及晶圆级、器件级及应用级动态特性、静态特性、连续功率等全谱系SiC自动化测试系统。参考资料:东方财富.碳化硅衬底领导者,导电型衬底正发力[R].20230523潮电智库.臻驱完成6亿D轮融资,正向开发电动汽车电机控制器及SIC功率模块[R].202310

上海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现状及共享成效2024-3-22

科研仪器是科技创新的基本条件,也是重要的科技创新成果。近年来,我国在科研仪器上的投入逐步增加,据不完全统计,当前全国高校和科研院所原值50万元以上的科研仪器大约有13万台。同时,我国对仪器设施资源开放共享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2018年起,我国每年发布中央级高校院所科研设施与仪器开放共享情况,以评价考核为手段,在激励引导科研仪器开放共享上取得了良好成效。科技部公布的2022年中央级高校院所等单位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评价考核结果显示,参评大型科研仪器年均有效工作机时为1351小时,年均对外服务机时达到231小时。总体上看,参评单位开放共享意识显著增强,对外服务成效明显。上海市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工作起步较早,是全国最早开展大型仪器协作共用的省市之一。2007年8月16日,上海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八次会议通过了《上海市促进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共享规定》,这是我国首部促进大型科学仪器共享的地方性法规。此后上海市先后出台大型科学仪器共享服务评估与奖励、信息报送、新购评议等几个方面的制度,政策推动下的科研设施与仪器共享构建体系日趋完善。一、上海市科研设施与仪器开放共享概况2021年5月,上海市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管理中心采用问卷形式调研上海市仪器设备共享情况,共收集到34家单位有效调研问卷反馈。基于调研问卷表,所有填报单位都有仪器共享意愿,绝大部分单位在仪器共享方面做出实际工作,其中18家单位配备专门的共享服务团队,超过半数的单位拥有20人以上的仪器操作和服务人员,为仪器开放共享提供了较强的技术支撑和服务能力保障(见下表)。表上海市18家单位仪器共享团队建设情况单位名称团队名称及服务人数上海大学仪器共享服务平台,20人上海电器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产品线管理部,100人上海华岭集成电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服务中心,超过20人上海季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销售部,30人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公共实验室,2人上海太阳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公共服务平台,14人上海物联网有限公司测试服务中心,5人上海张江药谷公共服务平台有限公司技术服务中心,17人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上海市分子细胞生物学专业技术服务平台,人数不详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公共技术服务中心,25人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心仪器共享服务平台,52人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仪器共享服务平台,40余人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所级公共技术服务中心,120人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所级公共技术中心,6人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所级公共技术中心,50人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所级中心,64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公共实验室,3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公共实验室,3人二、上海市科研设施与仪器开放共享途径上海与北京、浙江、山东等省市在科研设施与仪器管理上一致,推出“互联网+仪器检测服务+创新券”模式,鼓励研发企业使用创新券获得大型科研仪器共享服务。同时,上海市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开放共享主要是通过三种主要途径:(1)参加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自2004年7月正式启动运行以来,按照《上海市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总体要求,本着“共建、共享、协作、服务”的基本原则,以“服务科技创新、助推产业发展”为主线,不断整合集聚科技创新资源,满足上海市科技创新发展的公共需求,为各类企业、高校和个人用户提供科技创新公共服务。目前,上海市有847家机构加入到上海市科委推行的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入网仪器设备达到14904台,服务次数超过778万次,成为上海市科技创新服务基础性公共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2)院校自建大型仪器开放共享平台。目前,上海市已有多所高校建立了校级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信息系统,向校内外发布大型仪器设备机组简介,提供预约使用服务。各高校加入校级开放共享系统的大型仪器设备平均占本校大型仪器设备总量的60%左右。也有部分高校建立了诸如分析测试中心的公共服务平台,作为学校多学科共享的高端大型仪器设备平台向校内外开放。(3)利用科技部或中科院等上级单位的仪器管理平台。科技部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国家网络管理平台是根据国务院于2014年12月发布的国发〔2014〕70号文件要求,由科技部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建立的统一开放的国家网络管理平台。该平台紧紧围绕管理与服务的双重定位,现已具有信息集成、信息展示、在线服务、管理评价以及评估考核5大核心功能,可集中展示我国各类科研设施与仪器资源相关信息,支持用户多维度检索、浏览查看及在线预约,并通过对服务数据的采集分析、可视化展示等方式支撑相关部门对科研设施与仪器开放共享进行全方位的管理、监督及考核。中国科学院仪器设备共享管理平台是在中科院条件保障与财务局指导下建立的,已在中科院15个大型仪器区域中心,110余个研究所全面应用,上线大型仪器设备达到9000余台(套),价值超过120亿元,平台活跃用户超过4.2万人,其中院外人员约占10%。三、以复旦大学为代表的高校院所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复旦大学为推动仪器设备共享,打造“复旦大学大型仪器共享管理平台”,是集仪器展示、信息查询、预约使用、政策发布等功能为一体的信息化平台,集中管理学校各类大型科研仪器,为校内外用户提供便捷的机时预约及送样服务通道。图1复旦大学大型仪器共享管理平台网站目前平台已集中管理学校近2000台大型科研仪器,仪器分布在高分子、物理、化学、材料、微电子、生命科学、医学、药学、类脑、人类表型组等多个学科院系平台,能够提供多种分析、检测等服务,助力于校内外科学研究、技术开发。通过高精尖仪器的充分利用,学校也借此培训出多支专业技术人员队伍,进一步为用户提供高水平高质量的科研技术支撑。图2平台仪器设施情况及预约复旦大学制定了《复旦大学大型科研仪器共享管理办法(校通字〔2021〕39号)》,明确各单位职责和收费管理情况。同时,复旦大学还推出上海医学院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开放日等活动,进一步推广平台的仪器资源完善平台的服务管理,由平台专业技术老师进行上机操作演示和服务介绍。四、上海市科研设施与仪器开放共享成效通过科技部联合财政部对中央级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等单位所拥有的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共享使用情况的评估数据表明:自2020年至2022年,上海市位列评估结果前列。2020年上海共有26家单位参与考核,“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等7家单位喜获优秀;2021年上海共有27家单位参与考核,优良数量、参评数量仅次北京。“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等7家单位获得优秀、其余单位分获良好与合格,且无一家单位差评;2022年上海共有27家单位参与考核,参评单位数量位居全国第二,仅次北京。其中,“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同济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等4家单位喜获优秀。前三家在国家考核中已多次获得优秀。连续三年国家级考核结果显示,上海市在推动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学仪器共享方面所做工作扎实有效,总体情况稳中向好,仪器设备使用效率持续提升,共享服务的良好氛围逐步形成,支持科技创新作用日益显现,充分发挥了上海在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方面的示范引领效应。主要参考资料:1.上海市府相关政策.2.于伟东,张力,邓言博等.上海市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现状分析与对策[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22,DOI:10.19927/j.

全球能源发展:最新评估与预测(2)2023-11-30

联合国贸发会议在《2023年世界投资报告》指出,自2015年《巴黎协定》通过以来,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国际投资增长了近两倍,但增速在2022年有所放缓,且大部分增长都集中在发达国家。相比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在能源转型中所需的资金总额也要大得多,其中包括对电网、输电线、储存设施和能源效率的投资。有鉴于此,为积极响应全球净零减排的倡议,推动传统能源朝着清洁能源的发展目标转型,发展中国家之间以内部拓展“朋友圈”的方式,携手搭建合作共赢的平台机制。金砖国家扩容有望进一步促进全球能源合作2023年8月24日,金砖国家宣布扩员,沙特、埃及、阿联酋、阿根廷、伊朗、埃塞俄比亚获邀加入。至此,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成员数量由5个增至11个。目前,成员国的石油、天然气储量分别占全球的37.8%和49.9%。沙特、阿联酋和伊朗等传统油气生产国的加入,将增强全球能源供应的稳定性,并对能源价格产生重要影响。新成员国无疑将使能源资源的分布更丰富多元化。与此同时,金砖国家的扩容也有利于促进清洁能源转型,推动能源产业链现代化、清洁化升级。新成员国不仅将带来传统能源领域的合作机会,也将推动清洁和可持续能源领域的发展。此外,金砖国家扩容还有助于巩固相互投资和技术合作的能源伙伴关系。金砖国家可基于高度互补的能源供需关系,以及较稳健协调的相近能源转型节奏,结成更紧密的能源合作伙伴。中国“一带一路”战略实现沿途能源优化配置国际能源署指出,中国在全球能源趋势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随着中国经济放缓、结构调整以及清洁能源部署增长,其影响正在逐步显现。过去十年,中国是煤炭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当前中国经济正临近拐点,水泥和钢铁等能源密集型行业的能源需求将下降。中国的能源总需求将在2030年代中期达到峰值,清洁能源的强劲扩张将促使化石能源需求和排放进一步下降。作为“一带一路”的倡议国,能源合作始终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点领域。中国先后与9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建立政府间能源合作机制,倡导建立“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成员国达到33个,搭建了多个区域能源合作平台,促进相关国家和地区在能源领域的共同发展、共同繁荣。通过与周边国家实现电力联网,更大范围地促进了能源资源优化配置。参考文献:1、WorldEnergyOutlook2023[R],InternationalEnergyAgency,2023.10.242、Triplingrenewablepoweranddoublingenergyefficiencyby2030:Crucialstepstowards1.5°C[R],InternationalRenewableEnergyAgency等多家机构,2023.10.303、PathwaytoNetZeroEmissionsreport,DetNorskeVeritas,2023.11.104、金砖国家扩容给全球能源合作带来新机遇[N],中国石油报,2023.10.105、准确把握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源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N],经济形式报告网,2023.11.07

新加坡力争成为国际体育赛事中心2024-3-27

在2024年3月举行的“财政供应委员会”辩论期间,新加坡文化、社区和青年部(MCCY)公布了一系列新举措,其中就包括新设大型体育活动基金,力争打造国际赛事中心。一、2023年新加坡举办的国际赛事大幅增加实际上,新加坡于2023年已经举办了为数众多的大型国际体育赛事,包括首届奥林匹克电子竞技周、职业铁人三项赛(PTO)亚洲公开赛、国际篮联3对3亚洲杯、世界乒乓球新加坡大满贯赛、汇丰银行新加坡七人橄榄球赛和一级方程式新加坡大奖赛等颇具国际影响力的赛事。据统计,2023年新加坡举办体育、娱乐活动的天数相较疫情前的2019年显著增长了30%。在此良好势头之下,新加坡将引入更多世界级体育赛事在新加坡举办,进一步巩固新加坡作为高端国际体育赛事首选目的地的声誉。二、设立基金,未来4年将投入1.65亿新加坡元新加坡政府未来四年将拨出1.65亿新加坡元(约合8.85亿元人民币)设立大型体育活动基金(MajorSportsEventFund,MSEF),争取在本地主办更多国际体育赛事。新加坡政府认为,设立该基金将带来一些显而易见的好处,包括:1.更多的新加坡人可以在新加坡享受世界级的体育赛事。这些赛事也能激励更多的新加坡人参与体育运动。2.新加坡队运动员将有更多机会与世界优秀运动员同场竞技,新加坡官员也将有更多机会向同行学习。新加坡人民也将有更多机会为新加坡队加油,增强民族自豪感。3.更多的赛事也支持体育官员和当地企业提高体育运动和举办此类大型赛事的能力。三、新加坡举办国际体育赛事的优势综合体育产业咨询与营销公司“橙光线”以及《联合早报》的报道,可以从多个方面总结新加坡举办国际体育赛事的优势。1.从举办体育赛事所需的基础条件来看,过往举办世界级赛事的高效政府表现和丰富经验、高质量的体育基础设施以及为游客提供高质量的目的地体验等是新加坡的优势。2.新加坡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旅游城市之一,具有很强的营销光环,有利于体育赛事的商业化。3.从体育赛事的创新来看,新加坡拥有举办下一代科技驱动型体育赛事(如电竞赛事)的雄心,同时也致力于传统体育形式的创新(如3对3篮球赛),以及赛事形式创新(如F1赛车第一次夜间比赛、亚洲第一个街头赛道等)。4.环境可持续性是新加坡寻求创新的另一个领域,包括活动时间短、碳补偿、广泛使用公共交通和地理足迹少等特点。此外,语言和食物的多样性、标志性的城市景观等,也成为新加坡举办国际体育赛事的优势。四、国际体育赛事为新加坡带来溢出效应除了在体育和竞技领域,国际体育赛事能够为新加坡的其他领域发展带来溢出效应。“狮城新闻”从国际形象、经济发展、基础设施、文化交流等方面总结了国际体育赛事能够为新加坡带来的益处。1.提升国际形象和知名度(1)增强国际认可。通过举办国际体育和文化娱乐赛事,新加坡在全球舞台上的知名度和认可度得到提升。这些活动吸引国际媒体的关注,为新加坡带来正面的国际曝光。(2)树立城市品牌。成功举办赛事有助于新加坡塑造和强化作为一个多元文化、现代化和充满活力的城市品牌形象。这种形象对于吸引国际游客、投资者和人才具有重要作用。2.促进经济发展(1)促进旅游业。国际赛事吸引大量外国游客到访,他们的消费活动为旅游、酒店、餐饮和零售业带来直接的经济收益。(2)创造就业机会。赛事的筹备和举办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工作人员,包括赛事组织、安保、接待、市场推广等,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临时和长期的就业机会。3.鼓励基础设施发展为了满足国际赛事的需求,可能需要建设或升级体育设施、交通网络和公共服务等基础设施,这些改善对于城市的长期发展具有积极作用。4.推动文化交流(1)激发创新和创意。赛事的举办需要创新思维和创意策划,从赛事组织到市场营销,激励了创新和创意产业的发展。(2)文化传播。国际赛事带来了来自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的参与者和观众,为新加坡提供了展示本地文化并从中学习其他文化的机会,增进了文化理解和尊重。参考文献1.ActiveSGCircle.https://www.activesgcircle.gov.sg/cos/2024#tab12.theStraitsTimes.$165millionMajorSportsEventFundtoenhanceSingapore’sstatusaspremiereventshub[EB/OL].(2024-3-7)[2024-3-25].https://www.straitstimes.com/singapore/politics/165-million-major-sports-event-fund-to-enhance-singapore-s-status-as-premier-events-hub.3.橙光线.新加坡的秘诀:如何持续成为世界级体育赛事的举办地[EB/OL].(2023-9-11)[2024-3-25].https://www.cgxmanagement.com/%E6%A1%88%E4%BE%8B%E6%96%B0%E5%8A%A0%E5%9D%A1%E7%9A%84%E7%A7%98%E8%AF%80%EF%BC%9A%E5%A6%82%E4%BD%95%E6%8C%81%E7%BB%AD%E6%88%90%E4%B8%BA%E4%B8%96%E7%95%8C%E7%BA%A7%E4%BD%93%E8%82%B2%E8%B5%9B%E4%BA%8B/.4.联合早报.$165millionMajorSportsEventFundtoenhanceSingapore’sstatusaspremiereventshub[EB/OL].(2024-3-7)[2024-3-25].https://www.straitstimes.com/singapore/politics/165-million-major-sports-event-fund-to-enhance-singapore-s-status-as-premier-events-hub.

欧盟针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启动反补贴调查2023-11-27

欧盟针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启动反补贴调查2023年10月4日,欧盟委员会发布公告,对欧盟从中国进口的纯电动汽车(BEV)启动反补贴调查。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UrsulavonderLeyen)在2023年9月13日的国情咨文中已宣布这一消息,她表示,“全球市场充斥着廉价的电动汽车”,由于“巨额的国家补贴”,这些电动汽车的价格“被人为压低”。此次欧盟启动反补贴调查的原因在于,当前欧盟从中国进口电动汽车的数量激增,已超过中国的其他出口市场。由于涉及公司数量较多,欧盟委员会采取抽样方式确定最终调查目标。2023年10月25日,欧盟委员会宣布,选择比亚迪、上汽集团和吉利汽车作为调查目标公司。如果反补贴调查得到证实,欧盟委员会可能会对进口自中国的电动汽车征收反补贴关税,以抵消国家补贴,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欧盟反补贴调查的背景欧盟反补贴措施旨在抵消国际贸易扭曲,是欧盟三类贸易保护工具之一,另两类贸易保护工具分别是反倾销和保障措施。反补贴调查旨在确定是否有证据表明,非欧盟国家向出口到欧盟的某些产品所在的行业提供补贴,由于欧盟严格的国家补贴规则,这些非欧盟国家的补贴对生产类似产品但未受益于此类补贴的欧盟产业已造成或可能造成损害。由于反补贴调查是针对国家的行为,具有政治敏感性,欧盟使用它的频率低于针对企业的反倾销调查。截至2022年底,欧盟实施中的反补贴措施有21项,而反倾销措施有117项。在长达9个月的反补贴调查后,欧盟委员会可征收临时反补贴关税,13个月后可征收为期5年的最终反补贴关税。一旦审查证明损害持续存在,可延长类似期限。欧盟成员国可根据特定多数票阻止最终关税的实施。欧盟针对中国启动反补贴调查的目的此次欧盟启动反补贴调查的目的在于,确定中国BEV出口商的竞争优势是真实的还是人为的,并且还要确定欧盟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是否对新兴的欧盟电动汽车产业扩张造成了损害或威胁。调查表明,近期欧盟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激增,其价格比欧盟同类产品低20%。低价电动汽车与中国电动汽车市场上激烈的价格战有关,这可能反映了中国电池过剩,以及不断加剧的电动汽车产能过剩。据安联估计,到2030年,由于中国的竞争,欧盟汽车产业的年净利润潜在损失将超过70亿欧元。根据欧盟委员会的说法,近期从中国进口的纯电动汽车在欧盟的销售份额从不到1%跃升至8%,预计这一份额到2025年可能飙升至15%。各种信息来源表明,西方汽车制造商在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的份额呈下降趋势(一方面是由于芯片短缺造成),而中国车企比亚迪和吉利的份额则呈上升趋势。此外,欧盟与中国之间的电动汽车贸易正变得日益不对称,这勾起了人们对十多年前中国廉价太阳能电池板充斥欧盟市场的回忆,欧盟迫切希望避免欧盟电动汽车产业遭遇类似命运。欧盟反补贴调查或将重塑全球电动汽车供应链无论欧盟反补贴调查结果如何,都会对电动汽车产业的全球供应链产生深远影响。如果调查认定中国企业将被征收额外的反补贴关税,该关税将持续至少五年,欧盟进口商或将因关税成本的影响而选择停止与此类中国企业的贸易,中国企业也可能不得不退出原有的欧洲市场。如果调查没有向中国企业征收额外的反补贴关税,或者相关企业不在调查范围内,此类企业仍将考虑对全球供应链进行审查(或考虑重组的可能性),以降低未来发生类似调查的风险。参考文献:1、EuropeanParliament.EUanti-subsidyprobeintoelectricvehicleimportsfromChina[EB/OL].(2023.10.4).https://www.europarl.europa.eu/thinktank/en/document/EPRS_ATA(2023)754553.2、Deloitte.EUbeginsanti-subsidyinvestigationonChina'snewbatteryelectricvehicles[EB/OL].(2023.10.6).https://www2.deloitte.com/cn/en/pages/tax/articles/eu-anti-subsidy-investigation-on-chinas-new-battery-electric-vehicles.html.

全球开放获取资源现状和趋势(三)2023-11-29

《全球开放获取资源现状和趋势》的第一部分对WebofScience、爱思唯尔、施普林格·自然、EBSCO和约翰威立这5大国际头部数据库和出版商的OA资源进行了介绍,《全球开放获取资源现状和趋势》的第二部分对国内外7个知名的OA平台的资源收录情况进行介绍。综合前文的介绍,本文对当前的OA发展情况和未来趋势进行分析。1、各个商用数据库或供应商均提供开放获取内容上述各个商用数据库或者出版商均有推出开放获取的内容。WOS提供超过1200万篇免费阅读文章;Elsevier旗下的SicenceDirect包含300余种完全开放获取期刊和2000多种支持开放获取论文的期刊,包含140万篇免费文章,而Elsevier目前推出的新期刊中95%以上是开放获取期刊,其旗下还有SSRN开放获取的在线预印本社区;施普林格·自然目前拥有包括SpringerOpen、BioMedCentral和NatureResearch等550余种开放获取期刊;EBSCO在EBSCO发现服务(EDS)和EBSCOhost中开设索引开放存取数据库,包括来自开放获取期刊目录(DOAJ)的内容;Wiley拥有大约79本高质量的完全OA期刊,影响因子在1到12之间。Wiley对大约一半数量的订阅获取期刊以混合OA模式提供OA选项。2、出版商巨头积极拓展开放获取,新增资源的OA程度越来越高上述出版商巨头均在积极采取措施,通过与OA平台合作、开辟OA数据库、增设OA期刊或加速OA转刊等方式来拓展开放获取资源。新增的期刊中OA的比例越来越高。Wiley采取资源合作的方式拓展开放获取。其于2016年开始与开放获取平台Hindawi合作,通过Hindawi出版商把Wiley-Hindawi的联合品牌出版的九种Wiley的订阅式期刊转换为开放获取期刊。Hindawi负责每种期刊的编辑和制作流程,然后入驻Hindawi的网站。2020年,Wiley与英国工程技术学会(IET)就开放获取期刊的出版建立合作,从2021年1月开始,IET期刊将采用金色开放获取的模式出版,并通过WileyOnlineLibrary为公众提供IET开放获取期刊。Elsevier和EBSCO通过增设OA数据库来拓展开放获取。Elsevier拥有SSRN开放获取的在线预印本社区。EBSCO开设索引开放存取数据库,包括来自开放获取期刊目录(DOAJ)的内容,提供EBSCO电子书开放获取专著专辑。Elsevier、施普林格·自然、Wiley以及各个学协会均积极出版开放获取期刊。Elsevier目前推出的新期刊95%以上是开放获取期刊。2021年,Elsevier发表了119000余篇金色开放获取文章,较上一年度实现了超过47%的增长。3、出版商正通过转换协议推进开放获取发展出版商巨头采取和学术机构签署开放获取转换协议的方式来推动开放获取的发展。开放获取转换协议就是将订阅费用和开放出版费用纳入一个统一的协议框架中,将订阅费用再投资于开放获取出版费用,目的就是逐步增加开放获取内容的份额,将订阅成本逐步转换为支付开放出版服务的费用,从而促进从订阅收费向开放获取的出版收费过渡,最终实现完全的开放获取。目前,Elsevier、施普林格·自然和Wiley三家出版巨头均与多个欧美高校和图书馆签署了转换协议。据施普林格·自然统计,2017年以来,随着施普林格·自然达成的转换协议数量的增加,其混合期刊中发布的OA内容增长了近40%。2022年签署转换协议的机构在施普林格·自然上发表的开放获取文章数量增长速度是非转换协议机构的三倍。4、开放获取是趋势但尚未形成主流虽然各出版商巨头正在积极采取措施,推进从传统订阅的模式到开放获取的新模式的转变,但目前开放获取内容,特别是金色开放获取资源比例仍然较少,如Elsevier拥有的期刊中,金色期刊比例仅占约22.2%,施普林格·自然的开放获取期刊占比约18.3%,Wiley的金色期刊占比约14.6%。根据首尔国立大学对WOS平台上收录的OA资源比例的统计研究表明,2000年到2021年,WoS平台上可用的OA文章数1200万篇,占比32.4%。按学科类别进行分类统计,OA资源在多学科类别中占比最高,达79%;其次为自然科学类别,占比为21%-46%;卫生和医药类别占比37%-40%;工程类别占比很低,为17%-33%。可见,目前开放获取资源尚未形成主流。参考连接:1.Elsevier,OpenaccessatElsevier[2023-11-29].https://www.elsevier.com/open-access2.科技日报,加州大学与爱思唯尔签署突破性开放出版转换协议2021.3.18[2023-11-29].http://www.stdaily.com/index/kejixinwen/2021-03/18/content_1092772.shtml3.SpringerNature,Openaccessjournals[2023-11-29].https://www.springernature.com/cn/open-research/journals-books/journals4.EBSCO,EBSCOOpenAccess[2023-11-29].https://www.ebsco.com/open-access5.Wiley,AboutOurFullyGoldOpenAccessJournals[2023-11-29].https://authorservices.wiley.com/open-research/open-access/about-wiley-open-access/index.html6.DOIT,IET与Wiley宣布建立“开放获取期刊”出版合作关系,2020.7.16[2023-11-29].https://www.doit.com.cn/p/374569.html7.Jeong-WookSeo,Changesintheabsolutenumbersandproportionsofopenaccessarticlesfrom2000to2021basedontheWebofScienceCoreCollection:abibliometricstudy,ScienceEditing,2023-10,p45-56

美国发布《国家零排放货运走廊战略》2024-3-28

2024年3月12日,美国能源与交通联合办公室、美国能源部、交通部和环境保护局联合发布《国家零排放货运走廊战略》(NationalZero-EmissionFreightCorridorStrategy)。根据该战略,美国计划到2030年将零排放中型和重型车辆(ZE-MHDV)的销售量至少提升30%,并在2040年实现100%的销售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美国还计划沿着货运走廊、多式联运货运设施以及高使用率港口,提供充电以及加氢服务。该战略旨在通过公共投资来扩大私营部门动力、重点关注公用事业和监管能源规划、协调行业活动和改善受柴油排放严重影响的当地社区的空气质量。为有效调整公共政策和投资,促进规划落地,美国计划分四个阶段逐步部署国家公路货运网络(NHFN)沿线的基础设施。这些阶段具体如下:第一阶段(2024-2027):根据货运量建立优先枢纽。第二阶段(2027-2030):连接关键货运走廊沿线的枢纽。第三阶段(2030-2035):扩大走廊连接,启动网络发展。第四阶段(2035-2040):通过连接区域走廊实现无处不在的接入,实现全国网络。美国国家气候顾问阿里·扎伊迪(AliZaidi)表示:“这是实现环境正义的重大举措——75%的重型卡车交通仅在我们国家4%的道路上行驶,危及我们最脆弱社区的健康。美国政府对这些交通繁忙的道路及其连接的枢纽的零排放基础设施进行了历史性投资,这将迅速改变美国的货运运输并加强美国的创新。通过该政府战略正在为受益于更清洁空气的一线社区、将节省数百万燃料成本的企业以及我们的气候带来双赢。”参议员亚历克斯·帕迪拉(AlexPadilla)表示:“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战略使我们距离实现零排放交通运输行业又近了一步,为社区提供清洁空气,为投资清洁技术的行业创造市场确定性,并加强我们的供应链。感谢政府推动整个政府的努力,并响应我的呼吁,启动一项加速重型车辆基础设施建设的国家战略。联邦政府和行业合作伙伴的这种全力以赴的方法将使我们能够实现加州和政府的零排放目标。”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严峻和能源转型的迫切需求,美国正持续加码绿氢产业投资与创新。2021年11月,经国会通过,美国总统拜登签署了《基础设施投资和就业法》,也称为《两党基础设施法》(BIL),立法授权并拨款620亿美元给美国能源部,其中95亿美元用于发展绿氢。此外,2022年8月,拜登总统签署了《通胀削减法案》(IRA),为氢气提供了额外的政策和激励措施,包括生产税收抵免以进一步推动美国绿氢市场发展。2023年6月,美国能源部发布《国家绿氢战略与路线图》,该路线图更是强调鼓励氢能在交通领域的应用,指出要战略性使用绿氢,将绿氢用于那些高效益且能源替代方案有限的领域,如工业部门、重型运输和长时能量储存等。目前,为配合该战略,美国联邦公路管理局宣布在国家公路货运网络和其他主要道路沿线指定国家电动汽车货运走廊。参考文献:[1]JointOfficeofEnergyandTransportation,U.S.DepartmentofEnergy(DOE),DepartmentofTransportation(DOT),EnvironmentalProtectionAgency(EPA).[EB/OL].(2024-3-11).https://driveelectric.gov/files/zef-corridor-strategy.pdf[2]DepartmentofEnergy(DOE).[EB/OL].(2024-3-12).https://www.energy.gov/articles/biden-harris-administration-releases-first-ever-national-strategy-accelerate-deployment

美国发布《国家微电子研究战略》2024-4-3

3月15日,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OSTP)发布了一项旨在加强美国微电子研发(RD)创新生态系统的新战略。根据美国两党《CHIPS法案》的要求,《国家微电子研究战略》概述了未来五年的主要目标和行动。这些行动将以拜登-哈里斯政府的工业战略为基础,振兴美国制造业,创造美国高薪工作岗位,加强供应链,并帮助确保未来在半导体行业的领导地位,以促进美国及其盟友和合作伙伴的安全与繁荣。“几十年前,美国的创新引发了微电子革命,现在,这种技术几乎支撑着我们社会的方方面面,包括通信、娱乐、医疗、金融、能源和交通”,OSTP负责国家安全的副主任史蒂夫-韦尔比表示,“这项政府整体战略鼓励微电子研发界发挥各自不同的专长、创业精神和动力,专注于一个共同的目标,即确保美国在这一重要领域继续保持全球领先地位。拜登总统的《CHIPS和科学法案》以及为美国未来的半导体创新注入活力的紧迫性推动了政府和私营部门千载难逢的投资,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实施这一战略”。《国家微电子研究战略》为联邦部门和机构、学术界、工业界、劳工、非营利组织以及国际盟友和合作伙伴提供了一个框架,以满足四个相互关联的目标的关键需求:一、促进和加快未来微电子技术的研究进展该目标侧重于若干领域的关键研究需求,这些需求是加快未来几代微电子系统所需的进步所必需的。研究领域包括:可提供新功能的材料;电路设计、模拟和仿真工具;新架构和相关硬件设计;先进封装和异构集成的工艺和计量;硬件完整性和安全性;以及将新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的制造工具和工艺。这些研究领域需要使用专用工具和设备。未来五年,美国政府的研发工作将重点关注以下目标:1)加速研发可提供新功能或增强功能的材料;2)增强电路设计、模拟和仿真工具的功能;3)开发未来系统所需的各种强大处理架构和相关硬件;4)开发先进封装和异构集成的工艺和计量学;5)优先考虑硬件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将其作为整个堆栈协同设计战略的一个要素;6)投资研发所需的制造工具和工艺,以支持将创新成果转化为适于生产的制造工艺。二、支持、建设和连接从研究到制造的微电子基础设施该目标的重点是支持、扩大和连接研究基础设施,从小规模材料和器件级制造和表征,到原型设计、大规模制造以及高级装配、封装和测试。所需的工具包括软件(包括设计工具)和商业规模的生产和计量硬件。半导体产业的发展也将为全国提供更多的高薪工作机会。未来五年,联邦工作将致力于实现以下目标:1)支持设备级研发制造和表征用户设施组成的联合网络;2)改善学术界和小型企业研究界获得灵活的设计工具和晶圆级制造资源的途径;3)为研究人员获取关键功能材料提供便利;4)扩大利用先进的网络基础设施进行建模和模拟的机会;5)支持先进的研究,开发和原型设计,以缩小实验室到工厂的差距;6)支持先进组装、封装和测试。三、为微电子研发到制造生态系统培养和维持技术人才队伍该目标确定了支持学习者和教育者培养从研究到制造所需的技术人才的工作。未来五年,需要努力实现下列目标:1)支持与微电子学相关的科学和技术学科的学习者和教育工作者;2)促进微电子领域有意义的公众参与,提高民众对半导体行业职业机会的认识;3)培养一支具有包容性的当前和未来的微电子人才队伍;4)建立和推动微电子研究和创新能力。四、创建充满活力的微电子创新生态系统,加速研发向美国产业的过渡该目标着眼于整个研发领域,提出了创建充满活力的微电子创新生态系统的战略和行动,以加快新进展向商业应用的过渡。主要工作不仅支持微电子技术发展途径各阶段的行动,还将各种网络和活动连接起来,以建立微电子创新的良性循环。未来五年,为了发展充满活力的微电子生态系统,加速RD向商业化的过渡,美国政府将努力实现以下目标:1)支持、建立和协调各中心、公私合作伙伴关系和联盟,以深化微电子生态系统中各利益相关方之间的合作;2)参与并利用CHIPS产业咨询委员会;3)激励和协调微电子界应对RD路线图和重大挑战中的关键技术挑战;4)促进学术、政府和行业的交流,以扩大对需求和机遇的了解;5)通过有针对性的计划和投资支持创业、初创企业和早期企业。这四个目标将在半导体行业的全球性质背景下实现。与半导体制造供应链一样,支持微电子创新生态系统的研究设施和人才也遍布世界各地。国际合作、贸易和外交是利用各种努力和资源、促进人才流动和研究合作、确保供应链安全的重要工具。这一战略的实施将带来一个充满活力的创新生态系统,加速新的研究突破,支持这些进展向制造业的过渡,并为全美人民提供高薪工作。一个全面建设、四通八达的微电子研究基础设施将为研究人员实现突破奠定基础,并带来良性的创新循环。培育和支持微电子创新将有助于确保未来在半导体行业的领先地位,从而促进美国及其盟友和合作伙伴的安全与繁荣。[1]WhiteHouseOfficeofScienceandTechnologyPolicyReleasesNationalStrategyonMicroelectronicsResearch.[EB/OL].(2024-3-15).https://www.whitehouse.gov/ostp/news-updates/2024/03/15/white-house-office-of-science-and-technology-policy-releases-national-strategy-on-microelectronics-research/[2]NATIONALSTRATEGYONMICROELECTRONICSRESEARCH.[EB/OL].(2024-3-15).https://www.whitehouse.gov/wp-content/uploads/2024/03/National-Strategy-on-Microelectronics-Research-March-2024.pdf

伦敦创意产业十年回顾2024-3-6

2023年11月,大伦敦政府发布了《伦敦创意产业——行业深度剖析》(London’sCreativeIndustrie-Sectordeepdive)报告。该报告基于英国文化、媒体和体育部(DepartmentforCulture,MediaSport,DCMS)制定的创意产业定义,评估了伦敦创意产业过去十年的发展,提供了伦敦创意产业的最新数据和分析。主要发现包括:创意产业在伦敦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新冠疫情之前,2019年伦敦创意产业的总增加值(GVA)为550亿英镑(约合人民币5005亿元),占伦敦总体的11.5%,高于2010年的10.2%。2019年,伦敦贡献了英国创意产业经济产出的52%。2010年到2019年,伦敦创意产业的GVA增长了46.1%。受新冠疫情影响,2020年,伦敦的创意产业GVA为517亿英镑(约合人民币4705亿元),较2019年下降了6.0%。这一下降幅度低于伦敦的平均水平,但高于全英国创意产业的平均水平。2021年伦敦创意产业提供了795,500个工作岗位,占伦敦总体工作岗位的七分之一(14.7%),高于2010年的10.7%。尽管发生了新冠疫情,但在信息技术、软件和计算机服务行业强劲增长的带动下,创意产业的就业人数从2019年到2021年仍然有所增加。2021年,伦敦的音乐、表演和视觉艺术行业提供了约94,900个工作岗位,占伦敦所有创意产业工作岗位的11.9%。该分行业还以其普及的自雇比例而闻名,占其就业岗位的60.4%。2021年,伦敦创意产业工作岗位的四分之一以上为自雇,几乎是非创意行业的两倍。然而,近年来自雇比例的增长放缓,在新冠疫情后有所下降。2022年,创意产业员工的周薪中位数(786英镑,约合人民币7153元)仍高于伦敦的平均水平(700英镑,约合人民币6370元)。然而,多样性仍然是伦敦创意产业面临的一个问题。尽管伦敦的创意产业比英国其他地区更加多样化,但伦敦的创意产业的劳动力多样性低于伦敦的其他行业。尽管有改善的迹象,但女性、残疾人、老年人以及黑人、亚裔和少数族裔背景者所从事的工作比例仍低于伦敦的平均水平。参考文献[1]GREATERLONDONAUTHORITY.London’sCreativeIndustries-Sectordeepdive[EB/OL].(2023-11-8)[2023-3-4].https://www.london.gov.uk/business-and-economy-publications/londons-creative-industries-sector-deep-dive[2]LUCKHURSTG..London'screativeeconomysupports1.1mjobs,diversitybelowaverage-report[EB/OL].(2023-11-8)[2023-3-4].https://www.thestage.co.uk/news/londons-creative-economy-supports-11m-jobs-diversity-below-average--report

竞争情报定义的五个维度2024-4-7

任何一门学科,要想得到长足的发展和应用,首先应具有明确的定义。在此基础上,学者可以通过某种统一的概念共识进行理论研究;教育者可以提供更明确的学科基础教育和就业指导;实践者也可以清楚地理解自身职责的定位及边界。而缺乏明确定义的学科,往往容易沦为“什么都可以往里装”。竞争情报(CI)就由于长期一直未得到普遍接受的定义,导致了多义性和同义性问题,对CI的知识体系(BoK)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阻碍了其进展。本文受里斯本新大学NOVA信息管理学院教授LuisMadureira发表在美国情报专业人员战略联盟(SCIP)全新改版的官方刊物I_MAGMagazine2024年第1期上的文章《我们为何需要CI科学?》(CIScience:WhyTheNeed?)所启发,对于作者提出的“CI概念的五个维度”进行介绍和进一步的延伸阐释,以探索尽可能全面定义CI内涵的方式以及这种定义的重要性。一、回顾领域重要学者对CI的定义尽管学者们对于CI没有一条普适的、通用的概念,但从事CI不同面向的人对于CI却有一个方向大致一致的理解,即CI是一个涉及收集、分析、解释与利用关于竞争者、业务环境、市场趋势与技术进步等信息的过程,旨在辅助决策制定。CI作为这样一个概念在过去几十年中逐渐成形和发展,但确实存在着对于其定义的多种解读和表述。以下是一些著名学者和专家对CI的定义:1.MichaelE.Porter(1980年代初):Porter是竞争战略理论的先驱,他没有直接定义CI,但在他的工作中,特别是CompetitiveStrategy一书中,强调了分析竞争对手行为的重要性。Porter的模型为后来关于CI的理论和实践提供了基础。2.LeonardM.Fuld(1995年):Fuld在TheNewCompetitorIntelligence:TheCompleteResourceforFinding,Analyzing,andUsingInformationaboutYourCompetitors一书中,将CI定义为一种系统的程序,用于收集外部数据,目的是提高决策的质量。Fuld是将CI作为一个正式领域引入的先驱之一。3.SocietyofCompetitiveIntelligenceProfessionals(SCIP)(2000年代初):SCIP提供了一个更加正式的定义,将CI描述为一个法律和道德的信息收集、分析、传播的过程,旨在帮助企业制定和实现战略,改善竞争地位。这个定义强调了CI的道德法律边界。4.CraigS.FleisherBabetteE.Bensoussan(2003年):在他们的著作StrategicandCompetitiveAnalysis:MethodsandTechniquesforAnalyzingBusinessCompetition中,定义CI为一个帮助企业理解其外部环境的过程,特别是关于竞争对手和竞争环境的信息,这有助于战略规划和决策制定。二、LuisMadureira的总结:CI定义的五个维度这些定义虽有所不同,但共同强调了CI在帮助企业理解其市场和竞争环境,以及在制定有效战略中的核心作用。在利用AI工具辅助搜罗、阅读及研究了以上述学者为代表的历史上众多学者对于CI的几乎全部定义(816个)之后,学者LuisMadureira在《我们为何需要CI科学?》一文中概括CI具有五个维度——目的、范围、实践、过程和产品,进而得出这样一种定义:“CI是用于产生有关竞争环境的知识以改善组织绩效的过程和前瞻性实践”。这个总结在多个方面具有价值。首先,该总结基于较大的样本容量。此前,学界对于CI也尝试给出一个总括性的、涵盖全面的定义,但往往只是基于领域最重要的数量有限的学者所给出的定义,在此基础上结合个人的思考,不仅带有强烈的主观性和局限性,也不能囊括更多不知名的,但在CI不同的面向工作的知识界、教育界、实践领域的人的思考。而Madureira试图抛开“前人著名定义”的光环和个人思考,利用AI工具,尽量客观地检索业内对CI的(尽可能)全部的定义,最终证实,大的样本容量提供了一个基于五个核心维度的高层次CI定义:目的、范围、实践、过程和产品(5Ps)。这五个维度在史上诸多专家学者的定义中均未同时出现。其次,这一全面的定义不仅解决了围绕CI的模糊性问题,还促进了CI知识体系(BoK)的界限划分。一方面,使得市场情报(MI)、商业情报(BI)等相关概念的边界更加清晰。在此之前,由于CI知识体系(BoK)的界限不够明确,MI、BI等概念似乎具有相同的内涵并且可以互换使用。除了可以促进CI在应用领域上的划分之外,另一方面,BoK还是CI职业、教育和科学的关键部分。BoK的不清晰意味着CI从业者将不会被专业认可,影响他们在组织中的角色,最终影响他们的收入,这十分有损于CI从业者的工作,不免会造成CI从业者的减少,也将减少对CI培训和教育的需求。因此可以说,没有全面、清楚的定义就没有CI职业。在得出这一定义之后,作者经过广泛的专家验证,专家对该定义具有较高的认可度,认为这预示着科学CI的新时代,可以为CI从业者提供坚实的基础,帮助组织在日益动荡、不确定、复杂和模糊的世界中导航。三、CI五个维度的实际应用Madureira所提出的CI的五个维度——目的、范围、实践、过程和产品,提供了一个全面理解CI工作的架构(图1)。图1CI定义的五个维度有了清晰的概念维度,无论是学界、教育界还是产业界,在着手进行CI的研究和具体工作实践时,便可以在不同的维度之下施展智慧和活动,这相比于此前在含糊不清的概念下进行无明确理论指导的CI工作,对于整个学科和行业的促进作用无疑是迥然不同的。以下试根据这些维度举出示例,展示了CI在各个方面的应用:1.目的:提高决策质量案例:一个跨国企业使用CI来监测在亚洲新兴市场的竞争者动态。该公司通过分析竞争者的市场占有率变化、新产品发布和价格策略,优化了自己的市场进入策略和定价模型,最终成功提高了市场份额。2.范围:市场和技术趋势分析案例:一家科技公司定期进行CI活动,以跟踪并预测技术发展趋势和创新,确保其研发方向与未来市场需求保持一致。这使得公司能够在新技术如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应用方面保持领先地位,并成功开发出市场需求强烈的新产品。3.实践:道德合法地收集信息案例:一家零售公司通过公开渠道收集竞争对手的促销信息,如社交媒体、公开报告和新闻发布,来调整自己的销售策略。该公司严格遵守法律和道德标准,确保所有情报收集行为都是透明和合法的。4.过程:从收集信息到分析洞见案例:一家金融服务公司建立了一个CI团队,负责收集有关全球经济趋势、监管变化和竞争对手行为的信息。团队运用高级分析工具和模型将数据转化为洞察力,为公司的投资策略和风险管理提供支持。5.产品:创建情报报告案例:一家咨询公司为客户提供定制的CI报告,内容包括行业分析、竞争对手概况、市场机会和威胁评估。这些报告依托于深入的数据分析和专业知识,帮助客户做出知情的商业决策,从而改善其组织绩效。以上案例虽然不复杂,但每个案例都体现了CI的不同维度在实际应用中的关键作用,强调了CI的重要性和多维度特性。可以清楚地看到,一旦区分了CI的五个维度,CI的研究和工作仿佛被拓宽了。例如,学者可以就“产品”的维度对于如何撰写CI报告进行研究,甚至语言学、语义学、传媒等学科都可以参与进来,就“撰写报告”“情报表述”等一些具体而细节的点进行深挖;又如,高校CI专业教师可以就“范围”的维度准备教材,通过教授CI工作的范围拟定,提升未来CI工作人员的专业性、专门性,并指导不同专业兴趣取向的学生选择自身擅长的领域,譬如“AI技术+CI”“金融市场+CI”等,改变现如今CI从业人员不够专业而沦为“万金油”的情况;再如,企业法务部门可以就“实践”这一维度对于CI实践各个环节中的道德合法展开探索,已使公司避免法务纠纷等无妄之灾……通过这些维度的有效整合,组织最终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竞争环境,从而在复杂的环境中取得成功,CI从业者的合理性也会得到组织的认可和尊重。参考文献:[1]MADUREIRAL.CIScience:WhyTheNeed?[J/OL].I_MAGMagazine,2023,winter.https://publuu.com/flip-book/293379/690482/page/1.[2]PORTERME.CompetitiveStrategy[M].Hongkong:FreePress,1998.[3]FLEISHERCS,BENSOUSSANBE.StrategicandCompetitiveAnalysis:MethodsandTechniquesforAnalyzingBusinessCompetition[M].BritishColumbia:PearsonCollegeDiv,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