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某些功能无法正常使用,建议升级您的浏览器,或使用推荐浏览器 Google Chrome 、Edge、Firefox 。 X
茶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也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饮品。茶叶含有茶多酚、茶色素、咖啡碱、茶多糖、茶氨酸等生物活性成分,具有调节糖脂代谢、保护神经系统、防癌抗癌等生理功能。伴随着日常人群消费的改变,越来越追求健康的生活,而饮茶成为了健康的标志,探索茶叶中的生物活性机制,有利于进一步开发茶叶中提取物应用到食品、保健食品和药品中,扩宽茶叶的销售渠道,提升茶农收入,最终促进茶文化与健康的可持续发展。
茶氨酸
茶氨酸通过抑制入睡后咖啡因引起的觉醒增加来维持健康年轻女性的睡眠质量
能量饮料利用咖啡因对清醒和表现的作用;然而,过量摄入会对睡眠产生负面影响。绿茶在全世界都有饮用,它既有咖啡因的刺激作用,又有茶氨酸的镇静或放松作用。茶氨酸可以降低咖啡因的兴奋性毒性。这项研究评估了茶氨酸是否能改善健康年轻女性因咖啡因而恶化的睡眠质量。测定睡眠潜伏期、睡眠时间、起睡后苏醒时间及起睡后苏醒次数。一项交叉研究使用了四个治疗组:茶氨酸(50 mg),咖啡因(30 mg),茶氨酸和咖啡因联合(TC)和安慰剂。通过脑电图确定睡眠阶段,通过近红外光谱测量脑血流。与安慰剂组相比,咖啡因组的WASO时间显著增加;茶氨酸或TC组与安慰剂组无差异。茶氨酸组、咖啡因组或TC组与安慰剂组在睡眠起始潜伏期或WASOs数量上没有差异。与茶氨酸联合作用时,只有咖啡因诱导的WASO时间增加被抑制。研究结果表明茶氨酸可以降低咖啡因对睡眠质量的影响。
这项研究调查了咖啡因和茶氨酸对睡眠的影响,发现与单独饮用咖啡因相比,饮用咖啡因和茶氨酸的混合物只抑制了WASO时间。通过测量氧合血红蛋白和脱氧血红蛋白来评估茶氨酸对脑血流的影响。当摄入75 mg咖啡因后进行任务时,氧合血红蛋白减少,脱氧血红蛋白增加;然而,当同时服用50 mg茶氨酸时,咖啡因的效果就会减弱。这种效果取决于咖啡因的摄入量;在这项研究中,咖啡因的摄入量高于茶氨酸的摄入量,但茶氨酸会削弱咖啡因的作用。但本研究结果提示茶氨酸可能拮抗咖啡因对脑小动脉的作用。茶氨酸和咖啡因的吸收率对于解释同时摄入茶氨酸和咖啡因的效果很重要。咖啡因在血液中的浓度在30~120 min达到峰值;茶氨酸在60 min达到峰值。当摄入50 mg茶氨酸,40 min后出现α波。茶氨酸的血液浓度峰值出现的时间比咖啡因晚;因此,摄入试验食物后,咖啡因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刺激作用会暂时大于茶氨酸。这被认为是TC组与咖啡因组相比,睡眠起始潜伏期没有缩短的原因。一项使用活动记录仪对睡眠习惯良好的男大学生进行的睡眠质量评估的研究表明,连续6 d服用200 mg茶氨酸可以减少WASO每天平均睡眠时间为6 ~ 9 h。此次研究中,安慰剂组的醒后时间(∼30 min)比之前的研究(∼20 min)长。未来,有必要对睡眠质量相似的参与者进行测试,如睡眠起始潜伏期和睡眠时间,以便更好地进行比较。TC组的LF/HF较低,但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个体差异较大,同一断面内波动幅度也较大。TC组的低LF/HF值是由于茶氨酸抑制了咖啡因的交感神经激活作用。大脑中的睡眠中枢调节睡眠。
含有咖啡因的食物会影响睡眠质量,睡前应避免食用。这项研究评估了平均年龄为(21.3±0.5)岁、同时摄入茶氨酸和咖啡因的女性参与者的睡眠质量。茶氨酸和咖啡因不能促进睡眠。然而,睡前同时摄入茶氨酸(50 mg)和咖啡因(30 mg)只能抑制咖啡因的WASO时间延长。这一发现表明茶氨酸抑制大脑小动脉的收缩。虽然茶树叶中含有茶氨酸,茶氨酸能减弱咖啡因的作用,但茶氨酸的浓度应引起重视。这项研究使用的测试条件是茶氨酸的含量大于咖啡因的含量。由于茶氨酸可以用来治疗睡眠障碍,进一步研究绿茶的积极作用,因为绿茶中同时含有咖啡因和茶氨酸,应该评估这两种物质的不同比例。
茶色素
生普洱茶和熟普洱茶的茶褐素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群在减轻HFD诱导的肥胖方面有所不同
普洱茶可以分为生普洱茶和熟普洱茶。茶褐素(TB)是普洱茶的主要成分之一。生普洱茶TB(R-TB)和熟普洱茶TB(F-TB)的抗肥胖活性差异尚未得到全面的研究。因此,本文拟对R-TB和F-TB的抗肥胖活性及其机制进行系统研究。方法采用高脂饮食(HFD)诱导的C57BL/6J肥胖小鼠灌胃R-TB或F-TB,观察R-TB和F-TB对肥胖的改善作用、对脂质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以及对肠道菌群失调的调节作用。结果R-TB和F-TB均能抑制肥胖小鼠体质量增加,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和糖稳态,调节脂质水平,减轻慢性炎症。R-TB和F-TB的抗肥胖机制可能与调节脂肪生成和脂肪分解、改善肠道菌群紊乱和促进微生物代谢有关。有趣的是,R-TB在调节血糖、减轻炎症和抑制部分脂肪生成相关基因和蛋白质方面更有效,而F-TB在抑制脂解相关基因和蛋白质方面更有效。此外,F-TB可能通过促进有益菌群如Lactobacillus和Lachnospiraceae_NK4A136_group的增殖,更有效地调节HFD引起的菌群失调恢复正常。
生普洱茶和熟普洱茶都具有抗肥胖的作用,但这两种普洱茶的抗肥胖作用的基本成分还不清楚。TB是普洱茶中含量最丰富、活性最强的色素之一,成熟普洱茶中的TB已被证明具有降胆固醇和抗肥胖的特性。然而到目前为止,对R-TB的关注很少,R-TB和F-TB在抗肥胖活动上的差异也没有研究。本研究旨在评价R-TB和F-TB的抗肥胖作用,发现R-TB和F-TB均可通过促进脂质代谢、缓解炎症和调节肠道菌群来缓解HFD诱导的肥胖。R-TB在调节血糖、减轻炎症和抑制部分脂肪生成相关基因和蛋白质方面更有效,而F-TB在抑制脂解相关基因和蛋白质方面更有效。本研究显示,R-TB和F-TB显著降低SREBP1c、PPAR-γ、FAS和LXRα、ACC-1的表达,而显著升高PPAR-α的mRNA表达。R-TB和F-TB显著降低SREBP1c、PPAR-γ、FAS和LXRα、ACC-1的表达,而显著升高PPAR-α的mRNA表达。成熟普洱中的TB可以调节脂质代谢关键酶如ACC和FAS的活性,具有减肥作用。R-TB和F-TB补充剂可以使肥胖小鼠增加的炎症因子恢复到正常水平。R-TB、F-TB后TNF-α、IL-6、IL-1β mRNA表达也明显降低,提示TB可明显改善肥胖小鼠的慢性炎症反应。
R-TB和F-TB均能抑制肥胖小鼠体质量增加,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和糖稳态,调节脂质水平,减轻慢性炎症。R-TB和F-TB的抗肥胖机制可能与调节肥胖小鼠的脂肪生成和脂肪分解以及改善肠道菌群的组成和丰度有关。研究发现R-TB在调节血糖、减轻炎症和抑制部分脂肪生成相关基因和蛋白质方面更有效,而F-TB在抑制脂解相关基因和蛋白质方面更有效。此外,F-TB可能比R-TB更能有效地调节失调菌群恢复正常。本研究结果为R-TB和F-TB的生物活性提供了参考,从而为澄清生普洱茶和熟普洱茶的活性差异提供了科学依据。
参考资料:
[1]食品科学与人类健康
[2]Baba Y, Takihara T, Okamura N. Theanine maintains sleep quality in healthy young women by suppressing the increase in caffeine-induced wakefulness after sleep onset. Food Funct. 2023 Jul 31;14(15):7109-7116
[3]Deng X, Zhang N, Wang Q, Huang Y, Huang Y, Lin Y, Huang M, Zheng F, Xiao M, Ye J. Theabrownin of raw and ripened pu-erh tea varies in the alleviation of HFD-induced obesity via the regulation of gut microbiota. Eur J Nutr. 2023 Aug;62(5):2177-2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