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某些功能无法正常使用,建议升级您的浏览器,或使用推荐浏览器 Google Chrome 、Edge、Firefox 。 X
牛津大学是英国最具研究能力和最多转化成果的大学,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牛津模式”。
一、牛津大学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概况
英国数据分析公司Beauhurst发布关于大学主体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果报告,显示牛津大学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方面的成绩位居英国首位。自2011年以来,牛津大学创立了193家衍生公司;汇集90余家相关公司注册,成功为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挑战找到解决方案,创新领域包括可持续交通、绿色能源、扶贫和医疗诊断等等;公司持股方面,自2011年以来,牛津大学在其衍生企业中的平均股权为24.3%。
尤其在2020/21学年,牛津大学通过创新公司在该学年创办公司31家;该学年牛津大学衍生企业的成果转化率在世界大学中名列前茅,仅次于瑞士的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投资方面,牛津的相关公司当年获得超过10亿英镑的外部投资,创造有史以来最高纪录。
表 牛津大学转化孵化代表性衍生企业
序号 | 企业名称 | 细分领域 | 主要技术/产品 | 融资情况 |
1 | Vaccitech | 生物医药 | “模拟腺病毒载体平台”的专有技术开发免疫治疗疫苗,与阿斯利康合作开发 | 红杉与谷歌领投,美股IPO |
2 | Oxford Nanopore Technologies | 生物医药 | 便携式DNA测序技术 | IPO募资3.5亿英镑,公司估值超45亿英镑 |
3 | Oxford Instruments | 高端装备 | 原子和分子级别科学仪器和成像解决方案 | 伦敦上市,上海设研发销售中心 |
4 | Caristo Diagnostics | 生物医药 | 人工智能辅助的CT扫描与诊断 | A轮1300万英镑 |
5 | Osler Diagnostics | 生物医药 | 便携式诊断设备 | C轮8500万美元 |
二、牛津大学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机构简介
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离不开专业优质的服务团队。牛津大学拥有牛津大学创新公司、牛津大学生命科学创新中心等学科领域的创新中心以及牛津国际创新咨询公司,为牛津大学提供专业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在此,着重对牛津大学创新公司进行简介。
牛津大学创新公司(以下简称OUI)是牛津大学的创新转化部门,负责管理和商业化学术科研成果的职责机构。公司建立于1988年,旨在帮助研究人员实现研究成果商业化,主要业务包括专利申请、知识产权许可、咨询与劳务合同、新公司孵化等,同时为社会各界提供接触学术专业知识的机会。OUI每周五在牛津各研究所和研究中心设立咨询台,通过与科学家交流,遴选有应用前景的创新项目。
1. OUI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职能
技术转让:OUI协助牛津大学教职员工将他们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商业化的技术和产品。公司管理和授权大学的知识产权,促进技术转移和技术许可,使科研成果能够在商业市场上得到应用。
创业孵化:OUI成立商业化运作孵化器,支持与牛津大学有关联的初创生命科学公司,提供初始2-3年的公共实验室和产品及公司商业化运作培训。BioEscalator是牛津大学生命科学领域唯一的孵化器。此外,学校还通过一些学系和附属医院与创新医药公司联合开展新药早期临床研究,为孵化成功的商业化创新医药公司建立生命科学园(Science Park)等提供多种方式的服务。
产业合作:OUI与企业、投资者、政府机构等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吸引资金支持和市场资源,推动科技成果的商业化和产业发展。
2. OUI组织架构
牛津大学创新公司(Oxford University Innovation, OUI)的组织架构是一个复杂的机构体系,由多个部门和团队负责不同的功能和任务。OUI的核心团队包括:
高层管理团队:包括董事、首席执行官(CEO)以及其他高级管理人员,负责公司战略规划与决策;
技术转移团队:负责管理和促进牛津大学的科研成果转化和知识产权管理。团队成员与大学内部科学家和研究人员紧密合作,帮助他们完成科技成果转化;
创业支持团队:负责支持牛津大学教职员工和学生的创新创业,为其提供创业咨询、培训、资金支持等,帮助创业者将创新想法转化为商业机会;
商业化团队:团队拥有商业化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负责为科研人员提供商业化战略和市场分析,推动科技成果的商业化过程;
合作伙伴关系团队:负责与企业、投资者、政府机构等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寻求资金支持和市场资源;
行政和财务团队:负责公司日常运营和财务管理,确保公司高效运作。
3. OUI的经济来源
OUI被视为科技成果转化的“专业转换者”,是世界一流的盈利性技术创新公司,成立至今营业额超1亿1千万元人民币。其盈利途径主要有三个:
第一,主营业务:(1)协助牛津大学研究人员实现研究成果知识产权的商业化,包含原材料出售、专利申请、许可授权、种子基金、天使网络搭建、衍生公司、知识产权保护等。OUI按照比例(一般为30%)收取特许经营收入;(2)向公共部门及企业提供技术转移和创新管理的咨询服务,服务范围遍及全球60多个国家,其亚洲业务增长尤为迅速。除为技术提供方及技术寻求方建立联系外,还为政府、科技园、投资者及研究资助机构提供建议和咨询,按照合同金额收取佣金。
第二,创新网络:“牛津创新协会”是OUI运作的开放式创新论坛和创新网络,汇集了研究人员、发明家、衍生公司、技术转移专家、本地企业和全球最具创新性的跨国公司。1990年成立以来,俱乐部促成了大学与工商界的连结,并为企业提供了获得牛津大学科研资源和技术成果的窗口,每家公司需要缴纳6800英镑的年度加盟费。
第三,投资资源:作为公司化运行的成果转化企业,OUI在大学与企业、发明与产品、实验室与市场之间搭建桥梁,以此实现大学对科研成果转化的推动力与开放式创新对科技成果转化的拉动力的汇聚,并进而募集充分的投资资源进行市场化运作,获取高额回报。获取充足的投资资源是OUI开展科技成果最终转化的关键一环,如1999年发起成立的“牛津大学挑战性种子基金”(Oxford University Challenge Seed Fund,UCSF),启动资金400万英镑,其中校方提供100万,财政部、惠康基金会(Wellcome Trust)、杰士派基金会(Gatsby Charitable Foundation)提供300万。种子基金弥补了“市场失灵”,填补了从实验室到市场(产品)之间的空白。
4. 在中国的商业模式
目前,OUI在江苏省常州市、苏州市成立合资公司,全面承接和推进牛津大学科技创新引进的国际科技转移项目。在中国主要采取两种商业模式:
(1)直接为中国客户提供科技转移服务;
(2)与中国当地政府和私人投资者成立合资公司。
三、牛津大学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路径
根据知识产权的不同归属,牛津大学的科技成果大致划分两类,一类是由政府和慈善团体、工业界出资建立的院校基金支持、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归属大学的知识产权,由大学科研管理部门统一管理,并主要由相关部门向OUI推荐转化;另一类是归属于研究人员的知识产权,由个人把科技成果自主推荐给OUI进行转化。在此过程中包含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1. 对研究成果进行市场分析
市场分析主要是对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和转化所承担的风险进行权衡,OUI会根据研究成果所属的技术领域,指定一个项目经理和成果发明人组成工作小组,在市场营销人员、律师等相关人员的协助下,对研究成果进行市场分析和评估,并出具分析报告。市场分析的结果经过小组和OUI两级审议最终确定。如评估结果是不对其进行转化,OUI会把科技成果返还给研究者,研究者可以自行选择其他渠道进行后续商业化。对于这类项目,OUI可以向其提供咨询和帮助,但是不会进行投资和承担转化风险。
2. 研究成果保护
对于确定进行转化的科技成果,OUI会与成果发明人共同制定临时保护措施,确定权益和责任,同时由OUI全额出资申请专利保护。值得注意的是,出于对经济因素的考虑,OUI公司内部并没有设立专利代理业务,而是委托固定的专利代理公司代办专利申请。
3. 科技成果转化的两条途径
OUI通常通过两种路径对其管理投资的科技成果进行转化,分别是专利许可和成立新的衍生公司。这两条路径各有优缺点,适于不同类型科技成果的转化。
专利许可,主要是把科技成果的使用权转让给学校内外已经存在的公司。因为现有公司已经具备市场渠道、设备、商业管理、行业知识和社会关系网等必要设施,所以这种转化方式风险较低。此外,对于发明人来说,在获得许可收益的同时仍保留对知识产权的所用权,OUI也不需要直接进行投资而一次性获得专利转让费用。缺点在于转让的收益较少,只是科技成果开发的一部分,同时在寻找合适的专利受让者方面难度也比较大。
创办衍生公司,则是一个耗时长、风险高、工作量大的选择,因为它涉及到法律、税务、财会、运营、管理等全方位问题,并且创办公司是进行直接投资,一旦不成功则面临不小损失。但是,创办衍生公司同样可能获得巨大的收益,对有具有颠覆性质的科技成果,在尚未进入市场创办衍生公司是唯一且最合适的转化途径。
4. 收益分配
OUI在收益分配上也有明确的标准并严格按照标准进行分配,即实行固定比例制(衍生公司某个阶段的比例固定)。实际运作过程中发明人可参与两种净收入的分配:许可净收入和股权净收入。许可净收入是许可总收入扣除专利费用和衍生公司办公费用后后所得的部分,研究人员、大学基金、学院基金和OUI四方按照一定比例进行分配。其中,发明人占比最高,旨在激励教职工不断披露发明,并配合随后的专利申请和许可工作。
衍生公司的主要分配方式是依照股权进行分配。由于衍生公司创办和发展过程中参与的主体较多,其收益分配较复杂,分配的数额和比例因各参与主体对衍生公司贡献的差异而不同。在公司发展过程中,会有新的投资方参与其中,原来的投资方也可能退出,所以在公司发展的不同阶段,参与收益分配的主体和其所占份额与比例均会动态调整。
主要参考资料:
1. 杨巍, 彭洁, 高续续等. 牛津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的做法与思考[J]. 中国高校科技, 2023, DOI:10.16209/j.cnki.cust.2015.09.020.
2. 李世兰. 牛津大学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经验及对广州的借鉴[J]. 广东经济, 2018,6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