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某些功能无法正常使用,建议升级您的浏览器,或使用推荐浏览器 Google Chrome EdgeFirefox X

首页科技前沿与新兴产业政策创新政策创新

日本全方位强化经济安全保障政策

供稿人:薛亮供稿时间:2023-06-21 17:08:31关键词:日本,经济安全保障政策,尖端技术

近年来,全球供应链断裂风险进一步加剧,各国都在积极推行经济安全政策,日本也不例外,将经济安全保障政策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伴随着《经济安全保障推进法》的实施,日本政府各部门均在积极配合出台配套法规细则。2023615日,日本金融厅对外公布“关于基于经济安全保障推进法选定特定社会基础设施运营商的内阁府令(草案)”并征求意见。该法规将对选定特定社会基础设施运营商的相关手续进行规定,包括涉及金融领域的特定重要设施的内容、特定社会基础设施运营商的选定标准以及选定通知书的样式等。

日本除了通过立法稳定重要物资供应链、确保重要基础设施安全、推动关键技术保护之外,还主动出击,通过新设基金扶持重要尖端技术研发,维持日本在国际产业结构中的独特地位,实现经济长期增长。

一、推动立法进程,将经济安全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

岸田文雄上台后,继续加强经济安全保障政策,新设“经济安全保障大臣”,召开“经济安全保障推进会议”和“经济安全保障法制相关专家会议”,推动制定“经济安全保障推进法”。20225月,日本国会通过“经济安全保障推进法”,充分体现了岸田政府经济安全政策的主攻方向。该法主要包括以下四大块:

一是提升重要物资供应链的稳定性,确保半导体等物资的稳定供给。根据专家意见制定指导方针,明确对国民经济生活有重大影响的物资范围,由“物资主管大臣”制定具体实施细则提升供应链稳定性。民间企业须制定“确保稳定供应计划”,并交由“物资主管大臣”审批。对符合条件的企业,日本政府提供海外物资调配、物资储备、委托生产、国际合作等政策措施,并为企业提供必要的财政资金支持。

二是对关键基础设施实施事前审查,针对网络攻击防范于未然。借助事前审查,提前规避基础设施中存在的潜在风险因素,以防止关键基础设施运行受到外部环境干扰。事前审查的范围集中于能源、自来水、通信、金融、运输、邮政等领域基础设施。

三是通过公私合作加快尖端技术研发,确保日本的国际优势地位。加大国家对尖端技术的研发投入,以确保日本科技的领先优势。制定特定重要技术研究开发基本方针,涵盖信息提供、资金支持、人才培养、素质提升等内容。 设立官民合作协议会。以每个具体项目为中心,设置包括研究者、主管政府机构、潜在技术应用者等在内的协议会,开展研发相关信息收集、研发内容沟通、研发过程促进、研发信息管理等相关活动。建立指定基金,实施“经济安全保障重要技术培育计划”,在宇宙、海洋、量子、生物、人工智能等领域选择日本具有优势的技术加以重点培养。与智库合作,开展尖端技术调查研究。

四是建立专利申请非公开制度,防止尖端技术外流。对于敏感技术发明,建立专利申请非公开制度,以防技术流失。非公开对象的范围限定于公开后会严重损害日本国家安全的专利申请。在专利申请流程上,采取二阶段审查制。日本专利厅负责初审,筛选出需要接受二次审查的专利,再由日本内阁府所辖机构进行二次审查,判断是否公开专利。对于接受审查中的专利,将采取禁止专利应用、禁止公开、禁止在外国申请等措施,防止相关信息泄露。

二、新设国家级研发基金项目,推进经济安全保障重要技术研发

日本内阁府基于上述“经济安全保障推进法”第3点的规定,于20226月至20234月召开5次“‘经济安全保障重要技术培育计划’相关计划会议”(以下称“计划会议”),新设国家研发基金项目——“经济安全保障重要技术培育计划”,并不断讨论更新研发构想。

该计划旨在促进在中长期内对于维持日本国际社会地位不可或缺的重要尖端技术研发,以民生领域、公共事业领域为主要应用对象,重点投资单纯依靠市场机制难以推动、民间投资不足的尖端技术。在考虑日本经济安全保障需求的基础上,基于各项技术的特点和成熟度等采取恰当的技术外流预防对策,迅速且灵活地推进从研发到社会实际应用的全过程。该研发基金的总体规模计划为5000亿日元,目前已有2500亿日元的资金到位,分别由文部科学省和经济产业省各承担一半的预算。

该计划首先由“计划会议”梳理政府需求,形成研发构想,再交由上层的“经济安全保障推进会议”和“综合创新战略推进会议”审议决定。之后以内阁府、文部科学省和经济产业省为核心,围绕研发构想,采取公开募集研发方案的形式,跨府省推进经济安全保障重要尖端技术研发,实现拟定的研发需求。此外,为促进研究成果与社会应用紧密结合,在研发阶段还将由基于“经济安全保障推进法”设立的协议会提供全程支持。截至目前,根据日本面临的国内外安全威胁、新兴技术的特点和国际发展动向,该计划将主要研发方向聚焦三大领域:

一是海洋领域。目标是维护领海和平稳定,确保国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保障渔业、海洋开发等海洋权益,构建长期且稳定的海洋相关信息收集、分析、共享体制,实现“综合性海洋安全保障”。主要技术包括开发和应用海域态势感知技术,及早获知风险;运用节能化、无人化和卫星技术,实现海洋高精度广域观测、实时状况监测等。

二是航空航天领域。目标是以构建安全放心、强韧化社会为需求,促进航空运输、航空器应用等领域发展,建设自立自强的航天大国。主要技术包括确保航空航天系统稳定发展的技术;利用卫星等设备提高信息收集和通信能力技术;提升航空安全性和便利性的技术等。

三是跨领域、网络空间、生物领域。目标是通过网络和现实空间的高度融合,促进解决经济发展和社会问题;从经济安全保障角度出发,应对网络空间相关技术基础和数据带来的各种不确定性;应对生化威胁和新型感染症,确保国民安全。主要技术包括对网络攻击进行快速感知、调查和分析等的技术;对公民信息、知识产权信息等进行综合保护的技术;应对突发感染症的制药技术等。

参考资料:

1. 経済安全保障重要技術育成プログラム - 科学技術イノベーション - 内閣府. [EB/OL]. [2023-6-21]. https://www8.cao.go.jp/cstp/anzen_anshin/kprogram.html

2. 「経済施策を一体的に講ずることによる安全保障の確保の推進に関する法律に基づく特定社会基盤事業者の指定等に関する内閣府令(案)」等の公表について:金融庁[EB/OL]. [2023-6-21]. https://www.fsa.go.jp/news/r4/sonota/20230615/20230615.html